中沙貿易額“狂飆”釋放什麼信號
牛新春
中國海關出口數據顯示,2025年5月中國與沙特雙邊貿易額達到90.07億美元,同比增長29%,增幅在主要出口國家中排進前十,可謂是“狂飆”。2024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已達到6.2萬億美元,單月52.7億美元的出口額似乎並不算“大塊頭”,但卻折射出中沙關係發展的一個獨特趨勢。沙特是中國在阿拉伯世界最大的貿易伙伴,中沙貿易額猛增的背後,貿易貨物種類、投資額、投資流向等方面都在發生着“量變”,這些變化正概括性地預示出中阿乃至全球南方國家間的合作發展方向。
中國已經連續多年成爲阿拉伯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在此基礎上中阿貿易仍有巨大潛力。阿拉伯國家向中國出口石油,中國向阿拉伯世界出口工業製成品,雙方各取所需的貿易合作已形成穩定模式。隨着中國石油消耗漸漸達峰和阿拉伯國家再工業化持續推進,“中阿貿易見頂”的擔憂不時出現。然而,正如中國與沙特貿易額大幅增長所顯示的,中阿貿易仍在穩定增長,2024年達到4000多億美元。同年,美國與阿拉伯國家的商品貿易總額只有1047億美元。若按中國與海灣國家2010至2023年期間的增長速度,雙邊貿易額將在2027年超過海灣國家與整個西方世界的水平。
中阿雙方投資快速增長,將成爲未來中阿經濟關係的新支柱。傳統上,貿易是中阿經濟關係的主軸,雙方直接投資的量非常有限,成爲一個明顯的短板。近兩年,形勢出現巨大變化,2023年在中國對外綠地投資的十大市場國別全部爲發展中國家,位列前五位的包括沙特、埃及和摩洛哥三個中東國家,且投資額均在百億元以上。2024年中國對中東和北非的投資創歷史新高,均達到150億美元左右。
目前,中國已成爲沙特外國綠地直接投資的主要來源國,並且雙方綠色發展合作動力強勁。2021年至2024年10月的投資總額爲216億美元,其中約有1/3集中在太陽能、風能和電池等清潔技術上。同期,美國作爲沙特的第二大投資國,投資額只有125億美元。沙特財政大臣穆罕默德·賈丹曾說,沙特渴望學習中國在綠色發展方面的專業知識並深化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合作。
同時,其他海灣國家對中國的投資也正在迎頭追趕。傳統上,海灣國家主要把石油美元投向美歐發達國家的市場上,阿布扎比“穆巴達拉”投資公司把近一半的海外資產投向了美國,而在中國的投資僅佔2%。但近兩年相關國家紛紛調整投資方向,轉向亞洲特別是中國。2021年阿拉伯國家對華投資額爲1.1億美元,2022年爲10.5億美元,2023年爲23億美元。到了2024年,前10個月的對華投資額就達到了90億美元,同期阿拉伯國家主權財富基金對全球的投資是550億美元,中國佔16%左右。2022年至2024年間,沙特“公共投資基金”在亞洲投資66億美元,是此前三年的兩倍。同期,“公共投資基金”悄悄減持美國資產,從420億美元減至2025年3月的200億美元。可見,海灣國家海外投資佈局正在經歷調整,而中國在其全球投資中的地位正在提升。
值得關注的是,高科技產業在中阿經濟關係中的分量越來越顯著。中國在新能源、電動汽車、人工智能、芯片等領域的科技水平,改變着中國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關係。中國是太陽能光伏供應鏈所有組件製造中最具成本競爭力的國家,成本比印度低10%,比美國低20%,比歐洲低35%,因此成爲阿拉伯國家能源轉型的重要合作伙伴。5月的中沙貿易統計數據中,中國出口增長最快的是鋰電池。中國手機品牌佔據中東市場37%,超過蘋果或三星的份額。今年5月特朗普訪問中東時,美國與阿聯酋達成初步協議,允許阿聯酋每年進口50萬塊英偉達最先進的AI芯片。《華爾街日報》7月16日報道稱,美國政府內部還在討論對阿聯酋芯片出口的細節,反對者擔心損害美國國家安全,支持者認爲中國的華爲公司已經準備向海灣國家出口芯片,如果美國猶疑不決,只能把市場拱手讓給中國。有美國學者認爲,在高科技領域中國正成爲中東市場上美國不得不考慮的競爭對手。
沙特和阿拉伯世界不是個案,而是全球經濟結構轉型的縮影。當美國拋棄世界時,世界各國去“美國中心”的跡象越來越明顯,美國之外的經濟合作如火如荼。(作者是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