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爲臺槓上「川普可能斡旋」? 彭博:高市早苗選項有限
▲分析認爲,美國總統川普有可能介入斡旋。(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彭博社》等外媒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任不到1個月,便因挺臺言論激怒中國,面臨首次重大外交考驗,但恐怕「沒有太多好選項結束中國報復」。專家分析指出,高市不太可能讓步,但若中日關係持續惡化,北京進一步實施制裁,屆時甚至可能引來美國總統川普關注。
日本歷屆領導人避免迴應日本「存亡危機事態」的問題,以維持戰略模糊性,高市早苗卻公開將臺海危機與日本自衛隊潛在部署掛勾,引發北京強烈反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7日再度要求撤回言論,強調在臺灣問題上沒有模糊空間,並呼籲日本「停止越線玩火,撤回錯誤言行」。
不過,高市早苗迄今拒絕收回發言。《彭博社》指出,她身爲以民族主義立場當選的強勢領導人,若向北京低頭將面臨巨大政治反彈。這導致日本與其最大貿易伙伴陷入僵局,並且看不見緩和跡象。中國官媒已經暗示,若情勢惡化,北京可能實施制裁,並且切斷外交、經濟與軍事溝通管道。
▲北京已呼籲國民避免赴日旅遊。圖爲大阪街景。(圖/記者蔡玟君攝)
北京已呼籲國民避免赴日旅遊,理由是「安全風險」。但儘管中國遊客約佔日本外國遊客1/4,知情人士表示旅遊業目前尚未出現大規模航班或住宿取消。
高市早苗面臨的真正危險是,北京對日本經濟與企業的施壓力道可能超出預期,其中日本汽車產業高度依賴的關鍵礦物供應鏈,恐怕成爲明顯弱點。若北京進一步實施「稀土武器化」,或許還會引起川普的注意,導致局勢更加複雜。
川普曾向高市承諾,「不論妳想要什麼,需要幫忙什麼,只要是我能替日本做的,我們都會在你們身邊。」分析人士認爲,依照美國總統的個性,如果中日對立情況持續下去,他確實有可能出面斡旋。
日本《共同社》上週末民調顯示,約49%受訪者認爲,日本應該在發生臺灣衝突時行使自衛權,另外44%反對。
▲高市早苗與習近平上月會面時握手。(圖/路透)
慶應義塾大學名譽教授添谷芳秀批評,高市早苗似乎試圖取悅一小部分的強硬保守派基層,直批首相發言相當魯莽。不過,前駐中日本外交官宮家邦彥表示,他不預期高市讓步,也不認爲首相必須這麼做,「如果中國施壓我們以削弱高市,可能產生反效果」,並指出其支持率已達80%以上。
日本經研機構「伊藤忠總研」首席經濟學家武田淳表示,他不認爲高市希望經濟成長爲此受挫,但情況不至於惡化到2012年釣魚臺危機那麼糟糕,「在對抗美國的同時,又與日本陷入深度爭端,我不認爲這符合中國利益。」
印第安納大學東亞國際關係教授裡夫(Adam Liff)則表示,日本不太可能改變長期的戰略模糊立場。他解釋,高市所說的「是一種『可能』、而非『會』構成存亡危機事態的情況……『會』和『可能』之間的區別,就是戰略模糊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