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秀金融科技家底

"推動金融科技相關企業年度營收規模破500億元""每年管理近5萬億元的消費貸款"……金融重鎮重慶,秀出了金融科技硬核家底。

7月10日,"AI領創企業重慶行暨西部金融中心之夜"活動在重慶兩江新區舉行,會上介紹,依託消費金融基礎,重慶正在推動"人工智能+"行動,已鏈接132家金融機構、309家高科技公司與140家大數據公司;同時,重慶也在推進金融中心與科創中心"雙中心"建設,吸引一批AI領創企業落地合作、AIC基金等重大項目平臺加速聚能。

一條具有重慶辨識度的"金融+科技"融合發展之路,正在爲西部金融中心建設注入動力。

萬億級消費金融產業鏈

重慶,這座兼具工業基因與碼頭文化的城市,在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的賽道上,走出了一條差異化的突圍路徑。

會上,重慶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陳新武表示,建設西部金融中心是黨中央賦予成渝地區的重大使命。近年來,重慶着力提升金融集聚輻射、數智創新、開放引領、風險防控等能力,推動西部金融中心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數據是最直觀的註腳,陳新武介紹,重慶結合實施"人工智能+"行動,促進產業、金融、科技深度融合,依託消費金融產業基礎和先發優勢,已鏈接全國132家金融機構、309家高科技公司和140家大數據公司,吸引了一大批AI領創企業落地合作。

而金融科技相關企業更是呈現爆發式增長,年度營業收入規模突破500億元大關,自"十四五"以來,年均增長率持續保持在18%以上。

基於消費金融領域的產業基礎,重慶在推動人工智能與金融深度融合上同樣取得實質性突破。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活動現場發佈了《重慶金融行業AI創新應用場景能力清單和機會清單》,據介紹,重慶金融監管局充分放大金融對科技的鏈接作用和集聚效應,依託3家法人消費金融公司,每年管理近5萬億元的消費貸款,累計服務客戶5.17億戶,而這,也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企業創造了巨大的需求市場。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二級巡視員王勁表示,重慶金融監管局聯合多部門推動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協同創新金融服務模式,聚焦"貸、保、投"三方面,推出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22條"舉措、支持專精特新企業"13條"措施等一攬子政策,以及高新企業研發中斷保險、中試綜合保險、人工智能產品質量安全保險等產品,爲科技企業提供覆蓋全生命週期的金融服務。

何以成爲消費金融新高地

重慶的金融科技家底,離不開厚實的消費金融實力。

截至目前,重慶已構建形成涵蓋"銀行+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網絡小貸"等多元結構,超80家消費金融供給主體齊頭並進、互相補足的多層次消費金融體系。

其中,有螞蟻消金、馬上消金、小米消金3家消費金融公司,對應註冊資本、機構數量分別居全國第一和第二位,3家消金公司合計貸款規模佔全國同業的29.1%,居全國首位。

同時,重慶擁有37家網絡小貸機構,包括螞蟻、百度、美團、京東、滴滴、攜程、蘇寧等行業頭部企業所設立的網絡小貸機構,其中,有7家網絡小貸機構註冊資本超過50億元。

重慶消費金融的崛起,也並非偶然。在消費金融行業,有這樣一種共識:消費金融數字創新能力如何,對於一座城市的消費金融發展有着重要的影響。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活動現場,火山引擎、螞蟻消金、螞蟻數科、深擎科技等企業,分享了各自在AI領域的探索和實踐。

螞蟻消金副總經理兼首席風險官林嘉南就提到了AI技術在金融風控垂直領域的最新探索。據介紹,螞蟻消金旗下的花唄,已覆蓋超4億用戶、4000萬商家,服務對象涵蓋衆多新市民與藍領羣體。值得一提的是,針對30歲以下年輕羣體普惠服務難題,螞蟻消金依託新一代智能實時交互式風控系統,創新推出"小紅花"額度互動功能。

這一功能通過首創的"證書提額"模式,將職業證書、技能證明等1000餘種碎片化信息轉化爲精準的信用評估依據。數據顯示,目前,超6000萬用戶使用該功能,近70%用戶可獲得實時提額,人均提額1100元,且提交材料用戶風險僅爲整體一半,其有效性與價值,正在逐一體現。

業內人士認爲,"小紅花"系統是面向未來十年的一次重要創新升級,額度可互動,意味着螞蟻消金在爲用戶管好油門剎車的同時,把方向盤交給用戶,用創新的方式推動金融健康。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活動期間,近百家金融機構、學術機構和AI科創企業代表簽署了落地合作協議,橫跨金融服務、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項目實訓等多個方面,簽約金額累計超過300億元。

接下來,重慶還將深入探索"金融+科技"特色發展模式,持續推動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體系,加快推進金融數字化、智慧化轉型,爲西部金融中心建設匯聚智慧和力量。

業內人士認爲,消費金融綜合實力躋身全國第一梯隊,是重慶建設西部金融中心的一大優勢,也是一個突破口。未來,如果能進一步擴大優勢、補足短板,重慶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的目標定能加快實現。

北京商報記者 劉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