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小夥腳踩“渝A小踏板”橫穿歐亞17國:目標3萬公里,傷痕和孤獨是“勳章”

騎摩托車去旅行,摩旅二字,承載了太多年輕人出去“野”的無限渴望。“在路上”,便是26歲重慶小夥辜闖一年到頭的常態,他甚至給自己的微信名加了一個“小尾巴”備註:(騎車中)。

“我做到了!我把我的渝A小踏板成功從中國騎到了法國!”歷時55天,穿越17國,騎行15237公里,夜幕下的埃菲爾鐵塔見證了辜闖意氣風發的勝利宣言。網友紛紛點贊其行動力,肯定他的勇氣,也好奇一路上的花銷,羨慕他如此自由的摩托車旅行。

“聽起來荒謬,但只要敢想,就有辦法做到。”到達法國巴黎後,辜闖在社交平臺上這樣鼓勵那些躍躍欲試想要出發的人們——人生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人生從不確定”。

這像詩歌般意猶未盡的結語,也是故事勇往直前的開頭。

辜闖從新疆霍爾果斯出發。受訪者供圖

結束東非四國摩旅立即挑戰歐亞線

一個人,騎自行車,去拉薩,16歲的辜闖曾孤闖川藏線。騎行令少年如此着迷,但成年後軍旅生涯中一次膝蓋受傷,讓他退伍後與自行車從此絕緣。

相較動輒破六位數的大排量ADV(探險摩托車),改裝後共計花費一萬六千元的國產踏板明顯是普通人更爲心動的選擇。辜闖酷愛戶外,“入坑”摩托車可以追溯到2020年。5年時間裡,他騎遍了各式摩托,足跡遍佈國內新疆、西藏,甚至去到了非洲。今年上半年,他剛結束了爲期3個月的東非四國摩旅。“長途旅行騎跨摩托車費力,騎踏板摩托的舒適度,正正好!”

辜闖全部大約3萬公里行程規劃圖。 受訪者供圖

定好大約3萬公里的橫跨歐亞的計劃,辜闖便不打算把時間耗費在從重慶出發的國內行程上了。他用1250元的快遞費,將改裝了前保險槓、拓展架的踏板摩托小心翼翼地託運到新疆霍爾果斯口岸,他在那裡正式出發。

英文水平停留在初中階段,其他外語一竅不通,騎一款平價的純中國血統踏板摩托車,去橫跨歐亞大陸完成這3萬公里的往返里程,辜闖正在挑戰別人口中的不可能。那個曾被自行車排除在外的人,眼裡依然燃着火,26歲的辜闖想告訴所有人:沒有不可能。換種方式,他照樣可以走更遠的路。

給車身塗裝上中國紅,前擋風板貼一個“闖”字搭配一隻“鷹”的圖案,單看車頭最醒目的中國國旗,你便知,這次旅行被賦予了更深的意義:“出國當然更要騎國產車!我就是想證明,我們中國製造很牛啊。”

瞥了一眼新車裡程表上的0公里,6月15日,辜闖把油門轉把一擰,上路了。

摩托車尾箱貼了騎行路線。 受訪者供圖

途徑17個國家一邊騎行一邊發視頻

出國第一個途徑的國家是哈薩克斯坦,在這個國家辜闖有單日最高的騎行里程,700公里。早上9點出發,凌晨3點到達既定目的地,一天中,他騎行10個小時,11L的油箱容量總共加了3次油。

“哈薩克斯坦的路況比較好,高速路類似於我們的國道,有些路段甚至可以開130km/h的定速巡航。加上戈壁風景比較單一,看的風景少,就會騎快點。”出發前,辜闖習慣只把握全程的大致路線,更詳細的階段計劃留待路途再慢慢“見招拆招”地探索。

目前,他已從哈薩克斯坦經過俄羅斯、格魯吉亞、土耳其、克羅地亞,進入意大利、德國、奧地利等17個國家,於8月7日到達單邊征途的終點法國。最後,他還將從法國出發再騎約1萬5公里,不走“回頭路”地回家。“目前花費沒記過賬,但總體花銷預計在8萬元左右。算上回程,一共要途徑20個多國家。”

在土耳其搭帳篷看熱氣球。 受訪者供圖

他並非一味埋頭趕路,也會盡情享受沿途國家精彩各異的地域風情和美食美景。辜闖曾經繞路800公里,在俄羅斯的伏爾加格勒親眼目睹蘇式雕塑美學的巔峰之作“祖國母親在召喚”;他也曾專程繞道前往克羅地亞的杜布羅夫尼克。“大學時天天通宵追《權利的遊戲》,總算來到真實的‘君臨城’一了夙願。”在土耳其,凌晨4點他裹着睡袋哆哆嗦嗦地鑽出帳篷,看熱氣球在晨曦中冉冉升空;在亞美尼亞的阿勒山神山,他笑稱這裡神似“小川西”;在格魯吉亞的塞凡湖畔,他凝望良久。“美啊,像賽里木湖。”

或快或慢,也有鬆有馳,辜闖沒有辜負自己名字中自帶的闖勁。3萬公里的“歐亞超大環線”,他將自己的騎行足跡縮小、打印、粘貼在摩托車尾箱的正面最顯眼處,並收穫了一路讚歎。

有沿途的居民拿出手機,拍下了這極具中國特色的塗裝與尾箱,也有不同國家的摩友與這個曬得黝黑卻精神百倍的騎手合影,C位還得是這輛掛着渝A牌照的踏板摩托。

在格魯吉亞遇到了中國同胞。 受訪者供圖

在格魯吉亞,他偶遇中國同胞。對方看見這輛車,蹦跳着上前,直呼:“老鄉啊,你厲害啊。我都恍惚了,我就說怎麼從山路里冒出一個我們重慶牌照的摩托車。”

在亞美尼亞騎行時,來自迪拜的摩友大哥語帶肯定地說:“我以後也會用一輛中國製造的摩托車走遍中國版圖。”辜闖說:“他說了好幾遍‘中國生產的摩托車是世界上最好的’。”

關於車的質量,辜闖深有同感,這位給力的“夥伴”一路上沒出過岔子。到達法國後,辜闖甚至在亮燈的埃菲爾鐵塔下對着摩托車致謝並許願:“感謝你帶我來,也希望最後的1萬多公里你能把我安全地帶回家。”

渝A牌照的踏板摩托走過歐亞大陸。 受訪者供圖

小眼睛,平頭,身材挺拔。騎行之餘,辜闖也要在視頻中出鏡。他利用有限的休息時間,把當天的騎行日常視頻剪輯成作品,發佈在自己的自媒體賬號上。視頻裡,他對着鏡頭大聲介紹:“來看看,今天又幹哪兒來了!”語氣中全是利落與乾脆。

他的隻字片語,卻爲更多人掀開了摩旅的小小一角。

愛旅行的人,在這裡看旅行乾貨與經驗——摩旅歐亞,究竟如何申請到法國90天的申根籤、爲何每經一個國家都要購買保險;看稀奇的,興致勃勃地追更,聽辜闖介紹在哈薩克斯坦騎行究竟有多熱、瑞士的物價有多貴、在法國花200塊(人民幣)的酒店住宿條件爲什麼堪比“純獄風”……甚至有精明的網友笑嘻嘻地直言,讓摩托車廠家打錢!甚至有人盤算着,等辜闖騎行3萬公里安全回國,就去入手一輛他的同款車。“好權威的測評!”

到達巴黎。 受訪者供圖

充滿傷痕、意外和孤獨的旅途

從曙色初染到暮靄四合,騎行的大多時間,辜闖總保持一個姿勢——頭戴攝像的Gopro,手機保持導航頁面,卡在油箱總成蓋上,人則低伏於車身,以減少騎行時的風阻。他穿行於塵煙翻涌的圖爾蓋高原、西伯利亞平原,沿途經過了全球最美十大公路之一,D400地中海的海岸線。但有時,山川河流地形之壯美,他也沒有多餘的力氣去好好欣賞。因爲這一路上,除了風景,還有暴雨、酷暑、語言障礙,1萬5千多公里的路上總是充滿未知,“附贈”了他許多突如其來的意外。

“很多人都告訴我,說‘你的生活我的夢’。其實這一路走過來有多少艱辛,只有我自己心裡清楚。”他說。

走錯路是最容易讓人害怕的事。不斷試錯下來,辜闖甚至總結出谷歌地圖和高德地圖各自在哪些國家更爲適用。“俄羅斯就千萬別用高德。”他撇了撇嘴巴。

一次因爲導航誤導,暴雨讓土地直接化爲“膠泥”,辜闖騎車進退兩難。加小油門百分百打滑,加大油門就摔倒。在一個視頻裡,辜闖摔了4次,最後還摔傷了肋骨,壓到了腿,渾身是泥。苦中作樂的精神讓他趴在地上對着摩托車直嘆氣。“哎,跟着我,你也遭老罪了。一個城市踏板,跟我去玩世界拉力賽。”

辜闖與救助他的俄羅斯父子合影。 受訪者供圖

比救援電話先來的,是一對路過的好心俄羅斯父子。辜闖坦言,這是旅程最驚險的一次,也是收穫最多善意的一次。“父子主動幫我拖車,從下午一直陪我等到晚上11點半。我的行李全沾了泥土,他們擺擺手示意不要緊,讓我直接放在他們車輛乾淨的後備箱裡,然後送我去旅館。”

夜間騎車,也是辜闖最緊張的時刻。格魯吉亞多山路,“(這裡)就像重慶的路,彎彎繞繞。甚至連天氣都像,霧濛濛的天,綿扯扯的雨。”他騎了100多公里的“搓衣板路”,能見度不足5米,旁邊就是懸崖,辜闖還摔了一跤。這次視頻中,他的語氣明顯低落:“左腿好痛,我好想哭。”但他又說,放棄的念頭,還從來沒有過。他在視頻中提醒摩友:“一定要騎慢一點,別圖快,得防禦性駕駛。”

在他眼裡,騎摩托是一風險與挑戰並存的快樂事,關於騎車,他說:“血也是自由的,是沸騰的。”當然,他也時刻告誡自己安全第一,摩旅最需要的還是量力而行。

除了安全,出行還要考慮費用。辜闖一路上能省則省,他帶了炊具,會在沿途購買食材,自己做番茄炒雞蛋,相比吃膩的土豆和白米飯,堪稱美味。偶爾,用一小塊火鍋底料配上幹掛麪,煮熟又是“重慶胃”被瘋狂滿足的一餐。“藉着火鍋香味,辜闖沿途都會給遇到的感興趣的當地居民介紹中國重慶,安利重慶的火鍋。

“他們沒有聽說過食物還能被這麼烹飪的。”辜闖一邊介紹,一邊給這些人翻看自己手機中的重慶火鍋的照片。“他們覺得這太不可思議了,說有機會一定會來嘗地道的重慶火鍋。”

1.5萬公里,一路走來會孤獨嗎?辜闖想也不想地回答:“那可太孤獨了。”

在路上連摔4次。 受訪者供圖

在陌生的環境裡,一個人解決吃住行的所有問題,拍視頻也只能靠自己。遇到突發狀況,唯有硬着頭皮上。“我甚至沒有時間去產生情緒,我只能先去解決問題。”

當被問到這一路走來有什麼收穫時,辜闖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他思考許久,慎重回復:“人經歷的苦難何嘗不是人生的幸事?這一路,我增加了太多閱歷。10年前騎車去拉薩的時候,我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己能親眼看到西伯利亞的日落,能騎着踏板摩托到法國。”他說起了自己在安塔利亞遇到的一個德國女生。“她19歲,一個人從中國的烏魯木齊徒步和搭便車回德國,太不簡單了。”辜闖由此感嘆,人生真的無限可能。“想做什麼就大膽去做,邁出第一步往往需要的是勇氣,而並不是經濟。”

“不排除有一天我還會去北美、南美,去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探索。”這次他發出來的不少摩旅視頻的BGM(背景音樂)都選擇了一首自己很喜歡的歌。“身上揹着行囊,打算隨便亂晃。”張震嶽在歌裡這樣哼唱着:“這趟遠行會在哪裡停?別太擔心,我會度過大風大浪。”

上游新聞記者 周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