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公安“智”守平安 “暖”護民生
來源:環球網
近日,重慶警方以科技賦能與民生服務並進,在反詐行動、交通治理、應急救援、基層調解等多領域同步發力,以智慧與溫度詮釋“人民公安爲人民”的初心使命。
在反詐一線,科技賦能的創新應用成爲守護羣衆“錢袋子”的智慧工具。涪陵區公安局推出的“涪警互聯”輕應用,通過一枚成本不足1元的NFC貼片打通警銀協作通道。日前,重慶農村商業銀行涪陵分行馬武分理處櫃員輕觸貼片,10分鐘內聯動民警攔截一起18萬元“虛假投資理財”詐騙,除了攔截詐騙,該技術還可應用於重點區域巡防打卡、校園安防和應急裝備調度,實現“一貼多用”。
同樣,江津公安積極行動宣傳反詐知識。江津區公安局嘉平派出所聯合電信公司等開展“全民反詐”特別是“關閉境外來電”主題宣傳活動,民警深入社區爲老年人、務工人員等易受騙羣體,結合情景模擬揭露刷單返利、冒充客服等騙局沉浸式宣傳反詐知識。江津區公安局廣興派出所也同步開展“關閉境外來電”專項反詐宣傳,爲學校教職工剖析案件,詳細普及反詐知識。
在築牢經濟防線之外,交通安全治理同樣有序推進。石柱縣公安局交巡警聯合交通運輸部門開展“一路三方”非法營運專項整治,採取定點檢查的勤務模式,在高速下道口嚴查超員載客、疲勞駕駛等違法行爲。同時對駕駛員開車使用手機、駕駛員“一盔一帶”的正確使用情況進行逐一檢查和勸導提示,形成了“發現一起、嚴懲一起、教育一批、震懾一片”的執法效應。
當突發險情威脅羣衆生命安全,警方的響應速度與專業能力成爲關鍵支撐。綦江區一名2歲男童走失,綦江區公安局立即啓動應急預案,組織民警和當地村民開展搜索和排查,並通過無人機技術縮小搜尋範圍,但仍未找到走失兒童。重慶市公安局刑偵總隊警犬工作專班接到支援請求後,火速馳援,接下搜尋工作“接力棒”,警犬“瑪麗”憑藉敏銳嗅覺,在雜草叢中發現蜷縮顫抖的幼童,帶犬民警立即抱起孩子貼身取暖,並緊急送醫,最終讓其轉危爲安。
如果說生命救援是爭分奪秒的閃電行動,那麼基層矛盾化解則是細水長流的溫情堅守。璧山區璧城街道“熊森工作室”,創新實踐新時代“楓橋經驗”,以“調解+法治+心理”三維服務破解治理難題。面對商品房質量糾紛,調解員聯動專業檢測人員現場勘察,用數據促成開發商整改;針對租賃合同衝突,則通過“法律會診+分期履約”實現雙贏。工作室自今年4月成立以來,已成功化解5起疑難矛盾糾紛,成爲基層矛盾的“穩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