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奉節:廊橋議事匯民智 人大代表解民憂

近年來,奉節縣龍橋土家族鄉人大創新工作方式,以“雙百助推”和“民生實事”等系列活動爲抓手,在瑞豐社區打造“廊橋議事”基層民主實踐平臺。

奉節縣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認爲,這裡既是人大代表收集民意的“前哨站”,又是化解羣衆煩心事的“會診室”。代表們把羣衆茶餘飯後的“真心話”當作履職“指南針”,讓“民情茶話會”成爲“暖心服務站”,用“事事關心”的責任擔當換來羣衆“件件順心”的幸福生活,在爲民服務的點滴細節中踐行着“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爲人民”的承諾。

古風廊橋下,長廊兩側,數十名社區羣衆和縣、鄉人大代表圍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地嘮家常。“我們鄉海拔高、氣溫低,交通相對閉塞,如何才能增收致富?”“村裡的野生油竹筍、羊肚菌等產量都很可觀,但難在‘銷路’上。”“我們龍橋本地高山土豬肉質好,醃製的臘肉也很香,有沒有專門的地方收購?”“馬上就是避暑黃金時段,如何吸引更多遊客到鄉上來消費?”“夏天快要來了,會不會又經常停水?”……人大代表們根據社區羣衆的訴求,現場商討解決方案。

談到場鎮環境衛生改善時,縣人大代表、龍橋土家族鄉鄉長李海豔說:“瑞豐社區正在依託‘雙百助推’活動,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探索創新場鎮管理,成立以人大代表、活動站站長爲組長的場鎮管理小組,將場鎮劃分爲5個責任片區,各落實一名成員包片負責,形成劃片包乾、網格管理工作格局,聚力推進美麗宜居示範場鎮建設,打造土家特色人居環境‘樣板間’。”李海豔呼籲,大家要自覺樹立主人翁意識,做好垃圾不亂倒、污水不亂排、房前屋後勤打掃。鎮管理小組先後組織縣、鄉人大代表和志願者開展清掃服務五次,清除非法廣告30餘處,增設垃圾分類投放點兩個,垃圾分類試點居民參與率達80%。

談到產業發展增收致富時,在場羣衆紛紛各抒己見,“去年採筍節,土家特色農特產品野生油竹筍、土家幹辣椒、高山老臘肉、土家蟲草雞,以及染繪、刺繡、編織和雕刻等民族民間工藝品紛紛亮相,場鎮上人山人海,熱鬧極了。我建議要繼續帶動土家特色農特產品和民族民間工藝品銷售,讓更多人知道好產品。”“‘採筍季’系列活動期間,還通過電商直播開展了我鄉農特產品展銷,現在直播帶貨很流行,是拓展我鄉農特產品銷售渠道和增加收入的一個方式。”……瑞豐社區鄉人大代表、綜合治理專幹高長久表示,“在你一言我一語中,老百姓給我們鄉政府、社區和縣、鄉人大代表提供了很多新思路、好辦法。”

瑞豐社區鄉人大代表、黨支部書記朱作權稱:“廊橋議事點用有形的場地拉近無形的幹羣關係,社區羣衆有任何疑惑、困難都能現場反饋。今年以來,社區已在廊橋議事點開展代表接待選民活動兩次,收集並解決飲水、醫療、環境衛生、產業發展等民生問題20餘個。大家坐在廊橋上商商量量地就把事兒解決好了,大家心也就更齊了,一心想把社區建設得更好。”

瑞豐社區立足廊橋議事點陣地優勢,創新打造“聽民聲、聚民智、匯民意、解民憂”的基層民主實踐平臺,通過“廊橋夜話”等特色活動,構建起人大代表履職新場景。

下一步,瑞豐社區將以“共商聚共識、共管促落實、共治謀長效”爲工作路徑,持續完善“羣衆提事、代表議事、聯動辦事”的自治機制,爲繪就巴渝和美鄉村新畫卷注入人大力量。

上游新聞 譚柯 實習生 朱一帆 通訊員 毛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