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多舉措推進教育強市建設 將持續優化對外開放格局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重慶2月20日電 (記者 鍾旖)重慶市2月19日召開2025年全市教育工作會議。會上指出,該市將堅持合作共享,實施教育開放互鑑共贏行動。
在優化對外開放格局方面,2025年重慶將實施“留學重慶”行動計劃,來渝交流學習的海外青少年達到1萬人,新增高質量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3個,舉辦重慶師範大學重慶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開展聯合人才培養。
在推進重點平臺項目建設上,重慶將建強“中希文明互鑑中心”等5個國字號平臺,加強海外孔子學院建設,深化“魯班工坊”等51個境外辦學機構和項目,支持職業院校組建一批“中外師資+企業工程師”混編國際化師資團隊,制定具有國際適應性的專業、課程、人才培養方案標準。
此外,爲協同完善開放合作體制機制,重慶將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教育合作,支持高校完善研究生聯合培養機制,推進職業教育協同發展聯盟建設,新增2個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實驗區;深化與新疆、西藏等西部省區協同發展,推動魯渝協作再上臺階。
當天的會議上,重慶市委教育工委書記、重慶市教委主任劉宴兵總結了2024年重慶教育工作。數據顯示,當地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全力打造標誌性成果,教育發展總體水平進入全國中上行列、西部第一方陣。如在資源配置方面,通過建立“人口+學位”供給機制,新增基礎教育學位7.5萬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4.6%、全國第六;深入推進“教共體”改革,學區制、集團化辦學覆蓋率超80%,優質高中資源覆蓋率達75%。
持續圍繞“教育強市”建設,官方提出,2025年重慶將以教育之治支撐打造新時代市域黨建新高地、以教育之強夯實現代化新重慶建設之基、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羣衆幸福之本。
比如通過實施基礎教育公平優質行動,建立健全縣域學齡人口變化監測預警和報告機制,實施學位動態調整、餘缺調配。提高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進一步擴大普通高中,辦好綜合高中,推動每個區縣辦好1所特殊教育學校,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推進中心城區教育“大綜合一體化改革”,全市“教共體”覆蓋率達到85%。
又如,通過實施數字賦能牽引行動,創新數字賦能大規模因材施教的有效路徑,實施“人工智能+教育”計劃,推進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整省試點,建設“人工智能+教育”特色區縣3個、特色學校50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