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論壇社》解讀川普「他們佔了我們的便宜」說法(水秉和)

川普的外交政策就是:過去他們一直佔我們的便宜,現在我要佔他們的便宜。使美國再次偉大,這是目標,怎麼才能使美國再次偉大呢?無他,把被佔的便宜加碼要回來。(圖/先探投資週刊提供)

「他們佔了我們的便宜」(They have taken advantage of us.)。多年來,這句話是川普口頭禪,但是一直沒有受到輿論界的應有重視。第二任,沒有建制派掣肘,他的反制措施乃像尼加拉瓜瀑布,奔騰而下,震撼天下。這句話,雖然不像「不願作奴隸的人們,起來!」那麼悲壯,可是,其顛覆世界的能力卻非同小可,必將寫進史冊。

最近回答記者問時,他說,「日本曾經傷害過我們…」他指的是八○年代的日本。那時,日本經濟直追美國,東京一個城市的地產價值就與美國全國地產等值。這就告訴我們,在他心中,這個被佔便宜的怨氣已經累積了非常久了。大家沒有意識到的是,這個「他們」的範圍到底有多廣。現在清楚了,它包括了整個世界: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國鄰國,中國、印度、日本、南韓、32個北約盟國,以及對美國徵收的關稅稅率高於美國的相對稅率的所有國家。相對於「他們」,當然,就是「我們」了。「我們」就是美國,並且只有美國。無數的政論都曾指責,川普是國家主義者(nationalist,通常譯作民族主義者),可是,誰又曾想到,他會這麼極端呢?

一言以蔽之,川普的外交政策就是:過去他們一直佔我們的便宜,現在我要佔他們的便宜。使美國再次偉大,這是目標,怎麼才能使美國再次偉大呢?無他,把被佔的便宜加碼要回來。他要兼併加拿大,收回巴拿馬運河,收購格林蘭,還要把迦薩打造成像法國的海濱勝地裡維艾拉(Reviera);要對加拿大、墨西哥、中國徵收高額關稅;要對歐洲國家徵收對等關稅;要增加所有盟國的保護費,要外國企業家來美國投資建廠,要恢復美國的製造業…

3月12日,愛爾蘭總理到白宮見川普,川普不太客氣,說,歐盟成立的目的就是要佔美國的便宜,所以記者問他,愛爾蘭不也是歐盟的成員國嗎?他說,當然是呀,「我非常尊敬愛爾蘭,可是…美國不應該容許這種事情發生…」什麼事呢?他說,「我們曾經有愚蠢的領袖。我就這麼說吧,這些領袖不是商人,他們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都茫然無知。突然之間,愛爾蘭就出現了許多我們的藥廠」。

看來,川普還是滿懂得外交的,他沒有當面指責愛爾蘭用低稅率引誘美國的藥廠,促使它們把總部搬到愛爾蘭,反而說是美國曆屆總統無知的錯。這裡最值得強調的就是「這些領袖不是商人」這句話。他不可能更生動地說明他的使命了。那就是,國家需要他——商人——當總統,因爲國際關係是商業關係。什麼鄰國、盟國、敵國?不都是貿易對手嗎?既然是貿易對手,那就應該在商言商,一視同仁呀!

《紐約時報》的資深國際關係記者David Sanger,在長篇分析中說,「短短50天,唐納德•川普總統空心化了國際關係的基礎…這個基礎是80年來,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後,美國竭盡心力打造出來的。」拿這段話跟上面川普的話對照,結論非常清楚:川普把國際關係狹隘地定義爲商業關係,而美國曆屆政府,不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並沒有特別重視商業,它們更重視美國在全世界的領導地位和如何維持這個領導地位。作爲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在商業關係上給予其他國家一些優惠,向某些價值觀相同的國家作出保護的承諾,理所當然。對此,地產商川普完全缺乏理解能力。

那麼,川普錯了嗎?在最成功的民主國家,川普不但當選了總統,並且還當選兩次。難道是選民錯了?還是民主制度錯了?如果都不是,那是什麼呢?

答案極端複雜。不過,簡單說,那是因爲美國變了。1970年以前,美國是長期順差國。美國資源豐富,生產力旺盛,科技發達,產品受到舉世歡迎。現在呢?還有人看到過派克鋼筆嗎?柯達照相機呢?現在,美國的出口貨少了。其次就是美國的國債了,2008年以前,國債對美國不是問題,但是,經歷了2008年的次貸風暴和2020年的疫情肆虐之後,美國的國債乃超速膨脹,目前已經超過36兆。如果不做出一些根本改變,還會不斷飆升。貿易出現嚴重逆差,國債到了難以償還的情況,因此美國需要改弦易轍。因此,川普乃應運而生。

我們看到一大批億萬富翁聚集在川普的旗下,有些曾經是民主黨的金主。其中,馬斯克曾經多次發出警告,說美國瀕臨破產。這次他們擔心的可能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國家的。底層社會的勞苦大衆則深刻體會到生活的艱難,他們希望製造業迴流,更不願意讓非法移民搶去他們的就業機會。所以,川普的二進宮可能真的是衆望所歸的結果。

問題是,川普發起的是一場政治運動,有人稱之爲革命。它必然是一種先破壞再建設的過程,因此也必然遭遇到強大的阻力。美國的選舉制度很可能會使這場運動在沒有取得實效之前就失去了動力。革命,如果半途而廢,恐怕不會是好事。

(作者爲中美論壇社理事)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