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論壇社》百日鬧劇一頑童──《戲》不如人生2025(熊建劬)
川普確實是接了一個爛攤子,財政赤字已呈天文數字的上升,但是應對非常草率而外行,這可以從他的遣詞用字給人的印象是他只有中學的程度得知。(路透)
從上海退休回來已經好幾個月。丹源文史哲俱樂部的同事們來短信說在新聞中看到一些美國發生的事,覺得有些匪夷所思,希望我這位在臺灣,美國,大陸都呆過很久並且是他們認識的熟人能寫一點東西爲他們解釋一下。最近時局變化太快,有點應接不暇。自2月28日川普從白宮向全世界直播的匪夷所思鬧劇,給人一種「人生如戲,《戲》不如人生」的感慨。現在川普2.0 上任已過百日先寫此篇〈百日鬧劇一頑童〉。
一、人生如戲,但《戲》不如人生?!
2025 年毫無疑問必將是載入史冊的一年,即使不是千年一遇的大變局,至少也是百年一遇的大變局。俗語說人生如戲要解釋起來其實不容易,以後有機會再另文敘述之,而「《戲》不如人生」想說的是這2025年前半年在真實世界發生的事恐怕是世界上最好的編劇也編寫不出來的劇情,只是要解釋這些肉眼可見的事情爲什麼會發生,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我們先就以下三個面做一個劇情提要:
1. 在競選期間到1/20就任前後總是吹着牛皮說他一上任24小時就可終止俄烏戰爭。在就任前夕,川普本人及其家族成員竟然下海發行虛擬迷因幣(Meme),不避瓜田李下之嫌,世所罕見。
2. 2月28日白宮橢圓形辦公室上演一場向全世界直播的鬧劇。原來只是一個「烏美礦產協議」的簽字儀式,竟然變成元首吵架。副總統本來不該發言,結果就插嘴引起了不歡而散的爭吵。而國務卿呆坐一旁,兩眼直視。而兩天後就是奧斯卡要頒獎。我當時在想,也許這兩位是想要競選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澤倫斯基原是一位喜劇演員,在烏克蘭的一個連續劇中演總統的角色,而川普在真實世界除了是一位的破產數次的地產商外也是美國電視節目真人秀《學徒》的主持人,以節目結束時You are fired一句話而聞名。也許他們二位是將真實世界的角色與戲劇中的角色弄混在一起了,喜劇演員演悲劇,就成了鬧劇。而副總統JD Vance顯然是要競選最佳男配角。
3. 下一個不可思議的劇情就是在4月2號宣佈的,向全世界百餘個經濟體徵收所謂「對等關稅」,用了一個沒有人能說出道理的公式(包括對只有企鵝棲息無人島)。讓全世界的經濟學家上自諾貝爾獎得主、大學教授、網路名嘴,下至普通人(包括區區在下)都覺得不可理喻。而在其前已對鋼鋁徵收關稅,此項對加拿大、墨西哥,歐盟比對中國傷害更大。然後4/9宣佈除中國外對等對等關稅暫停90天,對中國則用其慣用的極限施壓手法「層層加碼到145%,朝令夕改,反反覆覆。然後是5/9--5/11中美日內瓦關稅談判後,他又宣佈決定暫時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準90天,重啓機制性磋商。
二、懂王瘋狂行爲的假說
標題中頑童(brat)一詞是由其北要加拿大、格陵蘭,南要巴拿馬的心態而來。這裡對川普的反覆無常出爾反爾、是否是故意爲之,想扮豬吃虎是一種談判手法不作評論。我想提出一個最簡單的假說解釋。川普確實是接了一個爛攤子,這就是從蘇聯解體以後從老布希到拜登,財政赤字已呈天文數字的上升,他想開源節流本來不是壞事,急求俄烏停火要把地緣政治的首要敵人從俄羅斯轉到中國,也是無可厚非,但是執行非常草率而外行,這可以從他的遣詞用字給人的印象是他只有中學的程度得知。
而他的所有戰略、戰術、目標互相間全是矛盾的,所以他的邏輯學似乎也是不及格的,而在真實世界中,辦事需要一個先後順序。這一點,我們從殷海光的這本《如何辨別是非》小書所述的邏輯謬誤中,我們看到川普顯然犯了訴諸羣衆、訴諸暴力、訴諸權威,然後心胸窄狹,睚眥必報,作人身攻擊是家常便飯。
他更是一個自我中心的自大狂,一個極端的自戀狂。他說,他1.0時做美國總統,而現在2.0不但是做美國的總統,還要主持全世界的政治,他是把事情都看得太簡單。在知與行的關係中最接近的形容是無知者不懼。他的「交易藝術三板斧:漫天討價,極限施壓,出爾反爾,欺軟怕硬,虎頭蛇尾,也似乎爲世人識破。
三、停止俄烏戰爭的前景
首先關於停止俄烏戰爭,那麼我們先要釐清三個不同的概念:停火(Ceasefire)、籤停戰協議(armistice or truce agreement)、簽訂和平條約(Peace treaty)。這三樣是不同的概念,執行的順序可能是從停火到簽訂停戰協定,到簽訂和平條約;而談判的順序可以是先談和平條約大致方向與內容,再到停火、停戰。譬如一次大戰,德軍投降,停戰協議是在1918年11月;而巴黎和會是1919年開的。一般來說,在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在談判桌上大概更得不到。現在俄烏雙方即使是面對面的談判,俄方堅持的談判順序是由長期的和平條約到停戰協定到停火,而烏方反是,恨不得只談停火,但是在千里以上的交戰線,即使臨時停火也有很多條件及監督機制要談。
至於談判要花多久有兩個例子可以參考。在朝鮮戰爭中談判從1951年7月一直到1953年7月就進行了,拖了兩年期間還發生了激烈的上甘嶺戰役,而最終只有一個無期限的停戰協議(armistice or truce agreement),而越戰就拖得更久了。從1969年美方代表季辛吉與北越黎德壽在巴黎會談一直拖到1973年才簽訂了巴黎合約。而越南內戰繼續到1975年西貢南陷落南北統一。這裡有先例,南韓的李承晚並沒有在板門店停戰協議上簽字。而越戰的巴黎和約上也沒有越南南方代表。故有下面兩句名言:
季辛吉: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但做美國的盟友是致命的
布林肯:你不在餐(談判)桌上,就成了菜單的一部分
現在美國又在故計重施,想在沒有烏克蘭及歐州盟友參與下,美俄乘機密談關係重啓之便,就將烏克蘭及歐洲盟友給賣了。
四、炮打全球的關稅戰
關稅戰沒有贏家,預測誰輸誰贏並沒有意義。尤其現在只是一個開始,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影響及未來世界的發展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但是,顯然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輕啓戰端,而執行手法又是荒腔走板,朝令夕改,反覆無常,這一點本身就是非常負面的。可以確定它對美國在世界上的信用危害及美國自身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是長遠而深刻的,看樣子至少要20年還不一定能恢復。
(作者爲中美論壇社評論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