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聯合聲明公佈,看似回到原點,但未來仍舊顛簸

3點整,聲明發出。在未來90天內,美國將4月2日“解放日”之後對華加徵的所有關稅降至10%,中方也將此後對美反制的所有關稅降至10%,雙方對對方的關稅稅率,對等下調91%。

在“解放日”之前美國以芬太尼問題爲由對華累計加徵了20%關稅,這部分關稅不在此次談判的取消之列。

根據之前的預計,美國保留解放日當天的34%關稅,中方保留當天對等反制的34%,後續雙方互加的關稅暫停或取消,就算不錯。但最後的結果是,就當天的34%,也削掉了24%——遠遠超出了市場上最樂觀的預期。

理論上說,未來90天內加徵關稅的措施暫停,雙方還得繼續往下談。但有了現在的談判水位,未來90天后要互相再把關稅加上去,概率也不大。

巨大的利好,刺激漲聲一片。

從4月2日到5月12日,不過一個月出頭的時間。根據“解放日”加徵關稅的邏輯,美國對貿易逆差國徵收比對方更高的關稅,經此次談判,這個邏輯已經黃了,因爲作爲貿易順差國的中國,和美國下調關稅的幅度是一樣的。

反而,美國此前和英國達成的貿易協議,美國保留了對英方的10%加徵關稅,而英方沒有對等對美加徵,而且美國對英國還是貿易順差。

強硬的北京,比妥協的倫敦,得到了更好的談判結果。

有人說,這不是折騰了一個多月,回到了原點嗎?如果特朗普從一開始就宣佈對各國只加徵10%的關稅,不也是這個效果嗎?

其實並不是。

首先,如果在“解放日”沒有宣佈這麼激進的關稅措施,美股絕不可能出現過去一個月的巨幅波動,顯然,特朗普家族在這一驚天巨震中賺了不少錢。

但他賺錢的代價是,美國國家信用的巨大損耗。

華盛頓在祭出關稅戰這一“大殺器”的時候,就已經導致了全球所有國家對美國信任程度的下降。道德資產的流失,是不可逆的。

美國本來是世界秩序的核心。其他國家和美國,本來就是衆星拱月的關係,和其他國家搞“交易的藝術”,本質上是放棄了自身作爲一個星系中“恆星”的地位,自己站到了和其他“行星”一樣的立場上。

關稅可以降低,但世界秩序已經難以回到原點。

這一個多月來,北京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同時通過降息降準完成了宏觀政策的轉向。關稅雖然降下來了,但是降低對美國市場、供應鏈和技術依賴的長期進程,不會結束。

談判的結果表明,中美現在還不會脫鉤,也無法脫鉤。

但從關稅戰的第一天開始,雙方都知道了對方的底線——對方已經在爲“脫鉤”做準備。

這是永久性的預期改變。

就跟一個人跟單位提離職,雖然過了一個月撤回了辭呈,但TA和單位、和主管的關係,已經回不去了。

當然,不管怎麼說,談成都是好消息。但從長期來看,全球化的路,終究越來越顛簸。

還是要繫好安全帶,辦好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