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難捉摸 美保稅倉庫瘋搶
圖/美聯社
有鑑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許多自中國進口商品到美國的企業,近期爭相將倉庫改造成免徵關稅的區域,直到他們準備好出售商品爲止,企業藉此可有暫避關稅的彈性,面對貿易政策不斷變動時,能更有效管理資金。
美國擁有超過1,700個保稅倉庫(bonded warehouse),進口貨物可在這些倉庫存放,無須立即繳納關稅,這些費用僅在貨物離開保稅倉庫時才須支付。近期許多商品皆涌入美國保稅倉庫,從服裝到汽車零件等都有,企業主推測關稅提高可能只是川普的短期政策,所以先放在保稅倉庫靜觀其變。
消息人士透露,由於川普的關稅戰,許多保稅倉庫目前已經滿載,而且租賃倉庫空間的價格也飆漲,使得一些企業向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申請擴大保稅倉庫空間。
美國猶他州物流公司LVK Logistics執行長Maggie Barnett指出,爲了因應關稅,公司正在進行其中一座倉庫實行保稅制度的流程,預期這須3到4個月的時間。
顧問公司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供應鏈研究團隊主管Chris Rogers說,「如果你是一家大公司,又預期高關稅會維持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就可將(現有)空間轉換爲保稅倉庫。」
物流研究公司WarehouseQuote表示,一些企業與物流公司也發現,他們向美國CBP提交的申請書遭到積壓,在某些情況恐怕會延遲超過6個月,去年這些流程只須幾個月時間即可。
另外,保稅倉庫的租金也跟着水漲船高。據WarehouseQuote資料,2024年初,保稅倉儲空間租金約是標準倉儲費率的兩倍,但2025年初以來,前者價格已上升至後者的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