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互讓釋放合作紅利 貿易回暖帶動航運出口需求激增
財聯社5月14日訊(編輯 馬蘭)本週一,中美兩國宣佈大幅關稅互讓措施之後,全球對於貿易緊張局勢的擔憂得以緩解,也重新激發了中美兩國企業間的貿易熱情。
這則好消息引發了本週全球股市的反彈,也推動了短期內雙邊國際貿易和航運業務量的暴增。對於中美兩國願意通過談判方式解決貿易爭端的做法,市場已通過行動表達了高度認可,美國社會的一些評價也同樣十分積極。
美國密歇根大學經濟學家Justin Wolfers指出,將關稅從令人望而卻步的瘋狂水平降至目前的水平,本身就是一個極好的消息。
德意志銀行全球宏觀和專題研究主管Jim Reid也認爲,雖然關稅緩和期爲90天,但就市場而言,人們現在相信貿易戰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現在的趨勢是越來越緩和,這一消息的積極意義毋庸置疑。
更加和解、更加尊重
中美關稅互讓傳達出的一個關鍵性信號是,雙方都不認同高關稅會給國際貿易帶來積極影響。這一默契共識奠定了市場的信心基礎,也意味着兩個大國之間將採取更加合作的態度進行協商。
德意志銀行策略師George Saravelos指出,這次精心策劃的關稅互讓協議令全球矚目,但美國總統特朗普卻並未在社交媒體上搶先泄露消息。這清楚地表明,中美兩國間的談判正在進入一個更加互相尊重的階段。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則表示,中美之間顯然是美方讓了步,但這並不是壞事,人們犯了錯之後最好的辦法是改正錯誤並後退一步,即使有時候會有些丟臉。
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中國問題專家Scott Kennedy補充稱,如果中國此次沒有采取強烈的反制行動,特朗普不會放棄高額關稅。
RAND公司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Gerard DiPippo進一步解釋,這一次中美可以達成共識,側面證明了中國一直採取的經濟戰略的正確性,對製造業和經濟獨立性的重視幫助捍衛了中國的經濟安全。
貿易的黃金期
對於美國企業來說,中美重回談判桌,意味着企業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重回正軌,並利用90天的窗口期進行業務準備和籌劃。
據媒體報道,美國玩具公司Basic Fun首席執行官Jay Foreman在美國週一凌晨,接到消息的第一時間蹦下牀打電話給中國供應商,催促其安排被延誤已久的發貨。
自中國採購咖啡機和冰凍飲料機的SharkNinja、美髮用品公司Hightail Hair等企業也都在當地時間週一凌晨迅速採取行動。高盛最新研報直接預期,美國進口商在未來三個月的窗口期內將“引爆”中國的出口。
高盛的分析師還懷疑,短期內,零售巨頭可能不僅會爲2025年的需求囤積商品,甚至會爲2026年提前備貨,因爲企業主都在懷疑特朗普政府90天之後能否繼續延續當前之利好氣氛。
據記者瞭解,一家中國貨代公司的美線業務主管指出,從中美關稅降低的那一刻起,中國的美線運力需求就迅速上升,而且運價全面上漲,例如未來七天的美西航線報價較上週至少漲了30%以上。
另一家上海的貨代公司人士則透露,目前美線市場5月航線還有剩餘倉位,但基本只剩下25號以後的。
他預計,5月底美西運費估計將漲至3000美元/TEU左右,較上週幾乎翻倍。而6月的美西運費還可能漲到5000美元以上。
樂觀但謹慎
美國企業在中國的“搶出口”,另一方也折射出一個現實,即特朗普政府的“反覆橫跳”已經讓美國社會陷入“狼來了”的後遺症中。
美國製冷設備供應商Bison Coolers總裁兼聯合創始人Jeremy Denson無奈對媒體表示,自己從未想過30%的關稅也能讓他興奮。雖然關稅依舊高昂,但這仍保證了他可以將集裝箱從中國運到美國,以確保自己的供應鏈完好,且公司有商品可供銷售。他預計,今年依舊會是艱難的一年。
其他小企業主則表達了對90天后美國貿易政策再次變化的擔憂,這也讓很多華爾街人士發出警告。
Evercore創始人Roger Altman、安聯集團首席經濟學家Mohamed El-Erian等知名人士警告稱,關稅對美國經濟來說始終是一個拖累,其將擡高價格並減少消費,重新推動通脹走高。
但也有分析人士給出了新的見解。研究公司Yardeni總裁Ed Yardeni表示,中美之間的最新貿易協定可能暗示,在明年中期選舉前,特朗普將一直受到政治壓力的桎梏,以及來自法律層面對其發動貿易戰的合理性的質疑。這將大大限制白宮妄加關稅的行動。
另一方面,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建立更加多元化的銷售體系已是刻不容緩。
中國跨境電子商務諮詢公司品牌工廠的首席執行官胡建龍向媒體表示,參與中國跨境業務熱潮的企業將繼續儘可能地實現業務多元化,所有人都意識到,依賴美國市場的風險實在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