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首說明強弓系統性能 中空層攔截來襲戰術彈道飛彈

強弓反導彈系統。記者洪哲政/攝影

中科院今天表示,新研製「強弓飛彈武器系統」能在中層攔截彈道飛彈,系統全自制,國防研製不必受制於人。

中科院表示,「強弓飛彈武器系統」是中科院依據國防政策及整體防空作戰需求,針對敵戰術彈道威脅所自力研發的陸基中層反飛彈防空武器系統,性能相較天弓三型防空系統更爲提升,能於中空層攔截來襲戰術彈道飛彈,並可與低層反飛彈系統形成重層攔截火網,系統主要組成包含強弓飛彈、相列雷達車、機動垂直髮射架及戰術中心車,因系統採用機動式設計,除可增加戰場存活率外,亦可視作戰需要經由營指管指揮管制我國其他防空飛彈執行作戰任務。

中科院表示,強弓飛彈爲兩節式設計,由加力器與截殺載具所組成,外殼採用複合材料,飛彈飛行過程先以加力器將飛彈推送至預期攔截點附近,再啓動截殺載具發動機,並以推力向量控制於中空層修正飛彈軌跡進行攔截。飛彈尋標器採用高頻段的毫米波主動尋標器,可精準偵測、解析出目標位置,鎖定目標。

中科院說,強弓雷達爲我國自主研發主動相列雷達系統,可機動部署,具備搜索、追蹤、分類及鑑別來襲目標能力,負責戰術彈道飛彈目標偵追、引導強弓飛彈向攔截點飛行,其特色是採用全固態模組的主動電子掃描陣列(AESA)天線,透過電子方式快速變換波束方向,能同時偵測、追蹤多個空中高速目標,並大幅提升偵追距離與抗干擾能力。

中科院說,強弓飛彈發射平臺可承載4枚強弓箱組飛彈,採垂直髮射,縮短系統反應時間,能快速因應敵方威脅,採有線或無線通信方式與戰術中心車構聯並接受其指揮發射飛彈。

中科院表示,除性能提升外,強弓武器系統從飛彈設計、推進系統及雷達技術開發等關鍵技術,系由中科院自力研發完成,並結合國內產業共同製造,未來在生產、裝備後勤維護及系統妥善率上,可同時帶動國內航太、電子、材料與精密製造業的發展,形成完整國防產業鏈,使國防研製不必受制於人,爲我國「國防自主」、建軍備戰奠立堅實基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