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士指即便AI技術發展 基礎數學訓練仍然不可或缺

中科院士指即便AI技術發展基礎數學訓練仍然不可或缺。圖爲數學文化節活動臺下學生向田剛提問。(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15 日報導,中國科學院院士、北大講席教授,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主任田剛表示,數學注重思維訓練,人工智慧(AI)雖然能輔助解題,幫我們跳出一些重複性工作,但過度依賴AI會削弱思維能力的培養。所以,即便AI技術發展,基礎數學訓練仍然不可或缺,並且不是AI能夠替代的,人類仍需保持對數學本質的理解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3月14日是國際數學日。北大數學學院聯合北大附中舉行數學文化節活動,田剛作了題爲〈數林漫步〉的科普講座。

在談到基礎教育階段數學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時,田剛表示,數學是自然科學和基礎科學,建設科技強國需要更多的數學人才。在發掘有數學天賦的人才方面,當前大陸有兩條途徑,一是中國數學會主辦的全國數學聯賽;二是一些非競賽的方式,比如中國科協的「英才計劃」,希望藉由培養興趣發掘有數學天賦學生。

「大學層面,我們希望對數學有天賦的學生進行精心培育,讓他們來充實數學研究隊伍,乃至成爲數學研究的中堅力量。另外,還有一部分具備數學思維的人才可以去人工智慧、資訊技術等領域發揮作用。」田剛道。

田剛認爲,創新能力培養需要因人而異,其核心在於鼓勵嘗試。他指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不是越超前學越好,小學就開始學初中甚至高中、大學的內容,這種功利化做法其實不適合孩子成長。所以,大中貫通培養也不是要中學的基礎沒打好,就要開始去學大學的知識。家長應尊重孩子的興趣發展,如果孩子自己有興趣探索更多新知識可以適當支持,另外家長不應強制要求孩子選擇所謂「穩定」的科系專業。當今社會快速變遷,過度追求確定性反而可能限制發展空間。

田剛談道,小學教育不宜過度加壓,應注重興趣啓蒙。中小學數學教育要警惕「應試化」傾向,教育部門要加強師資均衡配置。數學天賦存在程度差異,真正的數學研究需要天賦與努力兼備。即使是反應速度較慢的學習者,通過深度思考同樣能取得突破。

談到跨界學習問題時,田剛表示,本科階段應夯實數學基礎,高階研究階段再拓展交叉領域。他認爲,數學作爲工具學科,其應用價值建立在紮實的理論根基之上。當前人工智慧等領域急需數學人才,但過早接觸應用可能削弱理論深度,需把握學習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