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內蒙停產引發鉬價上漲,三大頭部鋼企發佈聯合聲明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董鵬
7月30日晚間,一份由太鋼集團、中信泰富特鋼、青拓集團三方聯合署名的聲明在業內流傳。
“近期,受到鉬精礦價格波動影響,鉬鐵市場價格出現大幅度上漲,對下游企業造成了嚴重影響……”聲明稱,強烈譴責市場上的非理性炒作行爲,並將暫停鉬鐵採購。
對於上述聲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別從業內兩個不同渠道進行了覈實。而導致鉬價上漲的原因,又與近期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所發生的安全事故存在一定關聯。
相關數據顯示,中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銅鉬礦年產鉬精礦11900實物噸,約佔國內鉬精礦總產量的3.9%左右,目前受事故影響該公司已經停產。
供應端減少,給市場推漲鉬價提供了理由。安泰科數據顯示,7月23日至30日,國內鉬精礦(45%-50%)平均價由3985元/噸度上漲至4285元/噸度,同期鉬鐵(60% Mo)平均價由則由25.25萬元/噸升至27.65萬元/噸。
與近期頻繁異動的焦煤、碳酸鋰等商品相比,以上鉬產品的供給收縮幅度、價格上漲幅度不算太大,但是架不住鋼企正面臨着原料端的整體上行。
7月以來,國內鐵礦石、焦炭價格均有不同程度地上漲,昨日中國煉焦行業協會市場委員會召開專題市場分析會,與會企業認爲應儘快再次提漲價格。
多重成本壓力之下,這纔有了以上頭部鋼企發佈聯合聲明的一幕。
新華社7月23日晚間報道,當日10時20分許,東北大學6名學生在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參觀學習浮選工藝過程中,因格柵板脫落墜入浮選槽。
7月24日晚間,中金黃金髮布公告稱,“目前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已停產。”
由於事發突然,當天國內鉬精礦、鉬鐵價格尚無明顯變化,但是從7月25日開始鉬價出現新一輪上漲。其中,國內鉬精礦(45%-50%)平均價由3985元/噸度上漲至4285元/噸度,由此帶動作爲不鏽鋼、特鋼重要材料的鉬鐵從25.25萬元/噸升至27.65萬元/噸,四天漲幅達到9.5%左右。
對於鉬價上行,上海有色網近期亦分析指出,7月23日內蒙古某銅鉬礦突發事故導致停產,進一步助推礦端價格上行,市場持貨商惜售挺價情緒加劇,採購難度加大。
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的鉬產量,雖然無法與金鉬股份、洛陽鉬業等頭部公司相比,但是其意外停產確實會帶來一定供給收縮的影響。
本報近期報道指出,內蒙銅鉬礦年產鉬精礦11900實物噸,約佔中國鉬精礦總產量的3.9%。如果停產,每月鉬精礦產量預計減少1000噸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國內鉬鐵下游需求保持穩定,並呈現出“淡季不淡”的特點。
Mysteel調研數據顯示,2025年1-7月,國內鉬鐵招標量約爲8.7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10.47%,同時上半年國內雙相鋼產量約30.89萬噸,同比增幅達達到15%。
鉬鐵價格,從今年4月價格觸底以來,至今也已經連續三個月上漲。
而中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意外停產所導致的供給端收縮,則進一步加劇前期本就偏緊的供需關係,併爲市場提供了新的上漲理由。
“結合上下游產業鏈的生產情況來看,目前推動鉬價上漲主要原因依然是供需平衡下,短期情緒衝擊導致,國內鉬精礦供應的窄幅收緊以及鋼廠需求的增量對本輪推漲有一定助力。”上述市場機構指出,結合進口供應數據來看,進口原料能夠填補大部分市場缺口。
所以,近期鉬精礦、鉬鐵可能只是階段性上漲,後續上漲持續性如何還需要面臨進口等方面的不確定因素。
四天9.5%左右的漲幅,對於沒有期貨、只有現貨的鉬鐵而言確實較爲可觀,這也引發了下游鋼企的聯合抵制。
在前述聯合聲明中,三家頭部鋼企表示,“對此(鉬鐵上漲)高度關注,並強烈譴責市場上的非理性炒作行爲。此類行爲不僅扭曲了供需關係,還破壞了產業鏈的健康發展,造成高端含鉬不鏽鋼及特鋼原料成本嚴重倒掛……”
聲明還呼籲,“抵制投機炒作,迴歸基本面定價,確保價格反映真實供需。”
鉬鐵與不鏽鋼、特鋼上下游矛盾的公開化,又與太鋼集團、中信泰富特鋼、青拓集團所處的行業特點、自身體量與經營現狀關係密切。
鉬主要用做各類鋼材產品的添加劑,以提高鋼材的強度、彈性限度、抗磨性等性能,其下游產品以特鋼、不鏽鋼爲主。
中信泰富特鋼,則是國內特鋼領域的龍頭公司,其產品涵蓋特鋼棒材、特種無縫鋼管等多個領域。
正在衝刺IPO的國內主要鉬業公司盛龍股份,近期也在其招股書指出“公司生產經營主要產品有鉬精礦和鉬鐵等,主要銷售客戶包括中國寶武、山東鋼鐵、華菱鋼鐵、中信特鋼等……”
太鋼集團、青拓集團,則是國內不鏽鋼行業規模最大的兩家企業。
公開數據顯示,青山系2024年市場份額佔比達37.9%,太鋼系市場份額達23.7%,這兩家不鏽鋼行業龍頭市場份額從2022年的49.8%上漲到2024年的61.6%。
鉬價上漲,直接給上述公司帶來成本擡升,從而對其利潤空間構成威脅。
還需要指出的是,在近期國內大宗商品的結構性上漲行情中,鐵礦石、焦炭等原料價格亦有不同程度的上調。
以焦炭期貨主力2509合約爲例,6月末結算價爲1423.5元/噸, 7月下旬則一度升至1800元/噸以上。
7月30日,還有市場消息指出,中國煉焦行業協會市場委員會召開專題市場分析會,與會代表一致認爲,當前焦炭市場應儘快再次提漲價格。
爲改善行業經營困難的局面,實現產業鏈利潤的合理分配,與會企業達成決議:自7月31日零時起,對鋼廠客戶執行搗固溼熄焦價格上調50元/噸,搗固幹熄焦價格上調55元/噸,頂裝焦價格上調75元/噸。
多重成本擡升壓力之下,以上頭部鋼企最終採取了發佈聯合聲明,將上下游矛盾“公開化”這一相對激進的方式來抵制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