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車市仍需政策助力擡升保有量天花板和激發置換潛能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金髮布研報稱,目前汽車徵稅集中在流通環節,對使用環節徵稅較少。購置稅減徵刺激效果突出,其他稅負減徵空間較小。以舊換新同時促進汽車消費和節能減排,是近兩年“兩新”工作的重點內容。2026年和2028年爲新能源購置稅優惠退坡時點,階段性政策支持有助於平抑提前衝量帶來的需求波動。向前展望,假設中國乘用車千人保有量提升至300輛,“有效置換週期”達到15倍,對應國內穩態銷量有望達到2800萬輛,較2024年提升空間約爲20%。
中金主要觀點如下:
穩定汽車消費的政策工具豐富,購置稅和以舊換新刺激力度大
1)稅收政策:目前徵稅集中在流通環節,對使用環節徵稅較少。購置稅減徵刺激效果突出,其他稅負減徵空間較小。2)補貼政策:此類工具阻力更低、支出更可控、細則更靈活,包括汽車下鄉、以舊換新、購置補貼等。以舊換新同時促進汽車消費和節能減排,是近兩年“兩新”工作的重點內容。3)限購政策:探索逐步放寬限購爲政策導向,測算限購區域大約影響購車需求超過650萬輛。
央地協同政策效果突出,需要關注新能源政策平緩退出
覆盤歷史四輪大規模穩定汽車消費政策,中央財政提供有力支持。2009-2010年和2015-2017年刺激車市同時,部分需求前置實現,帶來一定程度需求波動;2022年和2024年有效促進汽車消費,平穩釋放車市需求。2018-2021年以地方層面因地制宜支持爲主,拉動效果相對有限。另外,2026年和2028年爲新能源購置稅優惠退坡時點,階段性政策支持有助於平抑提前衝量帶來的需求波動。
中國車市仍有一定提升空間,仍需政策助力擡升保有量天花板和激發置換潛能
中金表示,定義“有效置換週期”爲一國汽車保有量與當年銷量的比值,成熟車市美國平均爲20倍,日韓平均爲13-14倍。向前展望,假設中國乘用車千人保有量提升至300輛,“有效置換週期”達到15倍,對應國內穩態銷量有望達到2800萬輛,較2024年提升空間約爲20%。
有效刺激購車需求,一方面擡升保有量天花板,經濟增長是核心,此外通過加強基礎設施、改善用車環境提升社會承載力;另一方面激發置換潛能,以舊換新放寬補貼範圍仍有較大操作空間,此外完善二手車市場體系建設,降低消費門檻,提升車輛流通效率,進而帶動新車消費。
標的方面
以舊換新政策持續發力,建議關注產品週期強勢、政策彈性大的車企,包括小鵬(09868)、吉利(00175)、零跑(09863)。長期關注比亞迪(01211)、關注理想(02015)的反轉機會,煥新版推動交付量回升,期待VLA和純電車型發力。
風險因素
以舊換新等政策效果低於預期;行業競爭加劇;國際貿易政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