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信評:臺鐵要真正調高票價 財務改善、企業評等確保正向

臺鐵2024年轉型公司化,調整後的企業借款結構立即改變。資料來源/中華信評

2024年轉型後上路的臺鐵公司,獲得中華信評授與發行體信用評等:長期twAAA、短期twA-1+,評等展望穩定。公司化經營第一年就虧損137.9億元,主因之一是票價調漲仍受政府影響,獲利能力呈現偏弱。近日報請交通部覈准將票價平均調漲26.8%。中華信評7日表示,此漲幅遠高於先前的預測,若獲准得以顯著調漲票價,其獲利能力與現金流量產生能力應可明顯改善。

中華信評預期,票價調漲時間點應會始於2025年下半年。中華信評「現在」假設,若票價漲幅得以如數實施,2025年臺鐵的EBITDA利潤率所代表的獲利能力,應可於2025年提升至25%~28%,2026年則提升至30%~33%,高於中華信評對2024年爲15.8%的預測值。

臺鐵公司化之前,在財報上有一筆記注「借款」約新臺幣1,700億元,政府自2024年初將其轉移至「臺鐵局撥入資產及債務管理基金」,中華信評據此估測,該公司2024年來自本業的現金流量(簡稱FFO)對借款比,可從2023年的3.1%,大幅改善至50%~52%。

該公司目前在中華信評信用評等資料中,顯示全名爲「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是政府獨資的國營企業,其發行體信用評等:twAAA/twA-1+,亦與政府間的關聯程度存在「不可或缺」的等級。中華信評指出,臺鐵的年度業務計劃、預算決策、資產處分以及其他策略與計劃亦必須在董事會後經過政府覈准。交通部對臺鐵將維持相當嚴格的控管以確保能貫徹前述策略,「這些監督與控管措施使政府得以對臺鐵面臨的任何財務困境做出及時的迴應」。另外,臺灣的法律架構亦明確允許政府爲臺鐵提供支持,而且政府以往也有爲該機構提供此類支持的紀錄,如,政府已承諾補貼臺鐵無法獲利路線的相關損失,以及彌補舊制勞工退休金的財務缺口。

公司化並不影響政府對臺鐵的持續性財務支持。中華信評認爲,臺鐵仍將繼續獲得政府的財務支持,包括各種補貼以及爲支應重大資本支出而進行增資,且由於臺鐵是臺灣唯一的傳統鐵路業者,政府亦承諾支持該公司重大投資的財務負擔。縱使轉型第一年就大虧,臺鐵的信用評等仍可望維持,且在未來兩年期間遭到調降的可能性非常低。

因此,臺鐵此次提出如此高幅的票價調整,在中華信評意料之外,期盼能真正獲得上層官方的首肯。中華信評根據此次預定進行的票價調整方案推估,臺鐵可望在 2028 年實現淨現金部位,時間上將早於中華信評先前的預期,亦即2025年至2028年借款對EBITDA比,將維持在0.8倍~1.1倍。

中華信評甚至認爲,若在政府臺鐵未來能利用票價調整機制更及時地反映營運成本變化,其營運效率與營運地位均可能獲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