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贊助數位陪伴 身障者變身講師指導社區長輩使用APP

▲中華電信攜手南投推高齡者數位陪伴計劃,培訓身障者成爲社區講師。(圖/南投縣政府提供,下同)

記者高堂堯/南投報導

隨着臺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中華電信月前攜手南投縣政府與在地社福團體推動「馨心學堂」,招募身障學員進行數位賦能課程,並培育出15位「星星講師」,本週起深入埔里、竹山2鎮4社區進行9天數位AI應用課程,希望運用數位科技豐富長輩生活、縮小城鄉差距。

「星星講師」們於10月13日開始會同中華電信50位企業志工,陸續前往埔里一新裡、籃城裡、泰安裡(厚熊照顧咖啡館)、竹山鎮延正裡,爲數百位長輩授課;課程涵蓋「生活、影音、行動、運動、健康」五大主題,透過16款實用APP,讓長輩從看天氣、報災訊、反詐騙、練歌、健康管理等面向輕鬆接觸數位科技,將持續至29日。

南投縣社會及勞動局表示,馨心學堂培力課程於9月6日、10月7日至9日展開四天密集培訓,由財團法人愚人之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及南投縣脊髓損傷者協會協助,自53位身障學員中培育出15位具備教學潛能者擔任講師,並由中華電信提供講師費、走進社區擔任主講者,實質支持其多元就業與自我實現。

每位講師與志工固定陪伴兩位長輩一起學習、共度午餐與休息時間,也讓科技學習變得溫暖、有趣、有人情味;其中一位講師林一郎感動地說:「沒想過自己能當講師,走出家門、幫助長輩,還能拿到講師費,這讓我找回了自信,也覺得自己是能貢獻社會的人。」

社會及勞動局強調強調,馨心學堂融合「培力」身障講師、強化「陪力」陪伴長者、發揮「志工力」的三力同行模式,透過數位AI課程帶來有溫度的社會創新實踐;中華電信表示,未來將持續在全臺各地複製推廣「馨心學堂」模式,結合科技、公益與在地力量,用實際行動縮小數位落差、提升長者數位素養,也打造具包容力的智慧社會,讓科技真正成爲全民的幸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