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攜手勞動部打造AI客服 助攻數位轉型同時讓身障參與職場

▲ 中華電信攜手勞動部打造AI客服 助攻數位轉型與身障參與職場。(採訪撰稿/記者王威智;攝影剪輯/記者姜國輝)

記者王威智/採訪報導

「打電話都打不進去」、「只能上班時間聯絡,很不方便」是不少民衆對政府客服的共同抱怨。隨着AI技術成熟,政府客服也邁向智慧化,勞動部聯手中華電信,用AI智慧客服來解決這些痛點。不僅能24小時即時迴應,還讓身心障礙者透過科技參與客服行列,一舉達到服務優化與職場平權。

▲▼勞動部導入AI客服後,服務量提升2.53倍,不僅24小時迴應民衆,也減輕真人客服壓力並促進身障者就業。(圖/記者姜國輝攝)

勞動部秘書處處長丁玉珍指出,過去每年平均要接聽約50萬通電話,導入AI客服系統後,整體接聽服務量提升了2.53倍,大幅減輕真人客服壓力。「我們遇到最大的困境,就是民衆一直抱怨電話打不進來,而且上班時間打來,偏偏我們的客服也只能在上班時間迴應。」

她強調,許多民衆在上班時不方便講電話,特別是詢問個人權益時,不想讓同事聽見,「他們會選擇用打字的方式,在鍵盤上詢問問題,AI客服就能立即迴應。」而這些大量重複的問題,交給智慧客服處理,讓真人客服可以把時間用在更棘手的個案上。

丁玉珍也分享:「我們發現,有些身心障礙的客服同仁使用AI工具後,產能大增。以我們跟伊甸基金會合作的『1955智能客服專案』爲例,這些障礙者透過AI協助,在處理速度與品質上都表現得非常出色。」

▲▼勞動部秘書處處長丁玉珍表示,民衆上班不便講電話傾向用打字提問,AI客服可即時迴應,讓真人客服專注處理複雜案件,也大幅提升身障客服人員的工作效率。(圖/記者姜國輝攝)

目前1955勞動諮詢與申訴專線約有45位客服人員,其中高達93%是身心障礙者,包括視障者與中高齡者。透過AI與真人分工,設計出三層服務結構:24小時智慧文字客服負責即時迴應常見問題;真人文字客服於上班時間處理複雜查詢;真人電話客服則提供即時互動支援,實現AI與人的最佳合作。

中華電信企業客戶分公司資訊通信處處長潘明憲指出,微軟Azure OpenAI大幅降低知識庫建置與維護所需的時間與人力,「我們導入生成式AI,能自動生成QA與延伸例句,讓AI訓練過程縮短超過7成。」

他補充,這次專案也搭配中華電信自研的AI分析平臺,能分析民衆與客服人員的對話內容,萃取關鍵問句,優化回答品質。「我們中華的經驗是,智慧客服能減少顧客等待時間超過六成,提升客服迴應效率7成,並降低約三成作業成本。」

▲中華電信以領先的AI與雲端技術,量身打造高效解決方案,助攻企業與政府加速數位轉型、迎接AI新時代。(圖/業者中華電信提供、記者姜國輝攝)

除了服務勞動部的應用外,中華電信的AI技術與雲端解決方案早已走在業界前沿。從生成式AI應用到多雲整合服務,中華電信持續協助企業與政府機構加速數位轉型,推動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政府等多元應用,讓客戶能在數位浪潮中站穩腳步。根據不同單位需求,中華電信也提供具彈性與客製化的AI解決方案,兼顧服務品質、操作靈活度與產業競爭力,幫助客戶在快速變動的市場中搶得先機。

▲中華電信企業客戶分公司資訊通信處處長潘明憲。(圖/記者姜國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