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嘉潤和御」一年多搞定近千坪基地地主 董座這兩招讓住戶超暖心
新北市「嘉潤和御」花了一年多就完成都更基地整合,搞定近千坪基地地主;嘉潤建設董事長賴嘉鴻20日在「嘉潤和御」動土典禮後表示,全案嘉潤建設和峻勝建設共同合作開發,初期投入大量時間、心力,傾聽更新戶需求,認爲都市更新要成功,取決兩大關鍵,就是「都更戶有共識」、「建商將心比心」態度,最終住戶可以接近室內一坪換一坪的方式,做到雙贏局面。陳美玲/攝影
雙北市都更不易,不過新北市「嘉潤和御」花了一年多就完成都更基地整合,搞定近千坪基地地主;嘉潤建設董事長賴嘉鴻表示,全案嘉潤建設和峻勝建設共同合作開發,初期投入大量時間、心力,傾聽更新戶需求,認爲都市更新要成功,取決兩大關鍵,就是「都更戶有共識」、「建商將心比心」態度,最終住戶可以接近室內一坪換一坪的方式,做到雙贏局面。
據內政部屋齡五年內待售新成屋統計資料顯示,2024年第4季「房屋賣得比蓋得快」的前三名以中和區居冠,半年總待售量減幅達13%;其次爲八里區和土城區,待售量也都各減少12%、10%,皆屬於去化速度比新增速度更快的行政區,是有效去化待售物件區域前三名。
不過新北市中和剛性需求買盤,看得到不見得吃得到,賴嘉鴻指出,新北市中和因屬於已開發成熟區,可供開發土地稀少,開發商大多需透過都市更新才能取得土地原料,但都更曠日廢時,尤其遇到「不同意戶」,更甚是「釘子戶」讓不少建商打退堂鼓。
賴嘉鴻表示,都市更新幾乎每家建商都在做,每個都更案同業也投入很多心力在上面,他認爲面對都更就是兩大關鍵,第一「都更戶先要有共識」,第二建商以「將心比心」態度去面對,要成就一樁都市更新,建商、地主兩邊都要做好準備。
他舉例,以「嘉潤和御」來說,這都更案較特別之處,就是鄰地有剛完工不久的九樓華廈,但基地僅約170坪,雖然新北市住宅區容積率給到300%,但因當初面臨中和新生街周圍巷子之道路面積寬度不足六米,因此只能採容積率200%興建,不過該華廈住戶在得知「嘉潤和御」都更案後,住戶思考若無法參與這次更新改建,未來房子老了、要重建的機會也很低,因此主動參與都更案。
賴嘉鴻指出,在住戶集體有共識下,建商的角色也很重要,共同合作的嘉潤建設、峻勝建設,不僅初期就投入大量時間、心力傾聽更新戶需求,光是建築規劃修改、前後就超過40個版本,不斷調整。
他笑說,光是磨這個案子、他人也瘦了一大圈,最終讓住戶可以接近室內一坪換一坪的方式住進新家,他也感到很欣慰,彼此相互成就,做到雙贏、圓滿格局。
他分析,嘉潤建設面對都更戶的做法,就是儘量「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地多爲地主想一點,嘗試着「透過開發商的設計能力」去做到接近住戶的期望值;舉例來說,若更新戶原先無公設的室內居住面積約40坪三房,但舊房子可能坪效不好,出現「大而無用」的情況,但嘉潤想的是,是不是可以透過設計,調整出高坪效產品,最後公司規劃出38坪三房、高坪效的室內空間,獲得住戶肯定,這是嘉潤建設的方式。
而面對去年第4季至今,冷靜的買盤,賴嘉鴻表示,雖然今年以來房市買氣不若去年,新屋房市交易量甚至出現腰斬,但對嘉潤建設來說,只要是對的地點、規劃出好的產品,消費者一定能感受到,認爲「嘉潤和御」買氣就很穩健,這樣就很不錯。
他認爲,如果看到房市好,建商就拚命且爆量推案,每年推案量動輒三、四千億元,甚至五、六千億元起跳,這對市場不是好事。
賴嘉鴻強調,對穩健經營的開發商來說,不是追求超額利潤,而是把產品做好、品質顧好,每年穩定推案量和交易量纔是好事。房價不要漲太多,讓消費者買得起、負擔得起,與消費者、產業一起共好,整個不動產行業才能穩定健康的成長。
他指出,嘉潤建設花最多心力之處,就是產品規劃、設計,小宅如何做到大尺度開窗、援引光景入室;如何提升建築工法、品質,最後導入BIM建築資訊模型和鋁模,並同時強化室內樓板厚度至20公分,部分區域更提升至25公分,不僅要超越法規標準,更要讓住戶間在彼此室內空間中不受噪音干擾;甚至嘉潤能否持續挑戰自我,如做到防水保固10年、甚至挑戰20年,上述種種,是嘉潤所想、所堅持,把事情做好最重要。
新北市「嘉潤和御」花了一年多就完成都更基地整合,搞定近千坪基地地主;嘉潤建設董事長賴嘉鴻(中)20日在「嘉潤和御」動土典禮後表示,全案嘉潤建設和峻勝建設共同合作開發,初期投入大量時間、心力,傾聽更新戶需求,認爲都市更新要成功,取決兩大關鍵,就是「都更戶有共識」、「建商將心比心」態度,最終住戶可以接近室內一坪換一坪的方式,做到雙贏局面。陳美玲/攝影
新北市「嘉潤和御」花了一年多就完成都更基地整合,搞定近千坪基地地主;嘉潤建設董事長賴嘉鴻(左)20日在「嘉潤和御」動土典禮後表示,全案嘉潤建設和峻勝建設共同合作開發,初期投入大量時間、心力,傾聽更新戶需求,認爲都市更新要成功,取決兩大關鍵,就是「都更戶有共識」、「建商將心比心」態度,最終住戶可以接近室內一坪換一坪的方式,做到雙贏局面;右爲新潤機構董事長黃文辰。陳美玲/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