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接盤合肥恆大中心,500米超高地標迎來曙光

各地政府仍在採取多重手段解決恆大遺留下的風險問題。新近顯出曙光的是安徽合肥的地標項目“合肥恆大中心”。

5月9日,中海地產以3.64億元的底價競得合肥市瑤海區YH202502號純住宅地塊,成交樓面價6037元/平方米。該地塊位於合肥主城核心,緊鄰地鐵、商業配套成熟,是合肥市中心的稀缺宅地。

這樣一宗地塊,原應是“香餑餑”,此前卻經歷了延期出讓,如今又以底價被中海拿下。這背後的原因在於該地塊特殊的出讓條件——同步承擔合肥恆大中心D1、D2塔樓續建任務。

土地出讓公告顯示,土地競買人須同步保障合肥市包河區華山路與南寧路交口東北角項目D1、D2塔樓續建交付任務。經第三方測算,續建交付費用約3.92億元,此款由競得人負責支付。

同時,在土地成交後7個自然日內、《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簽訂前,由競得人與總承包單位等方面簽訂保交付資金保障協議,並在簽訂協議後7個自然日內,支付1億元至項目共管賬戶,6個月內支付第二筆1億元,12個月內付清尾款1.92億元。

公告還規定了項目交付週期,即在第一筆款項支付後,D1、D2塔樓立即啓動復工,復工18個月內建成交付。

爲了保證項目建設,出讓公告還顯示,出讓地塊的住宅銷售比例與D1、D2塔樓建設進度捆綁,如競得人未按約定支付上述續建交付資金,在宅地出讓後銷售回款產生的一般監管資金優先轉入塔樓續建項目共管賬戶,由包河區負責監督使用於D1、D2塔樓建設,不足部分由土地受讓方負責解決。

出讓公告中所稱的“華山路與南寧路交口東北角項目”正是合肥恆大中心項目。

這一地處合肥市濱湖新區CBD核心地段的項目,由恆大地產在2013年8月獲取,是其在合肥投資的最大地產項目,總投資預計超165億元,其中包含一棟518米超高層地標,以及D1、D2、D3、D4四棟建築高度爲99-298米依次遞增佈置的副塔。其中,518米的超高層地標原本是合肥第一座超高層地標式摩天大廈。

2014年7月,該項目開工,2017年9月又因環保等問題停工,此後伴隨着恆大的債務危機而徹底陷入停滯中,成爲當地著名的“爛尾樓”之一。

當地政府也曾着力敦促該項目的復工,但由於所需資金量巨大,項目復活歷程也頗爲坎坷。

早在2022年6月,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曾濱湖新區恆大中心項目簽發了“信訪事項處理意見書”(以下簡稱“意見書”),內容正是關於恆大中心項目復工問題的處理意見和建議。

意見書指出,爲解決恆大中心項目復工問題,合肥市區兩級政府已成立房產領域工作專班,並多次約談恆大公司安徽、合肥區域主要負責人,要求公司對該項目儘快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積極主動解決問題。

彼時,上述工作專班就在協調恆大公司研究項目處置方案,並擬通過引導省市區有關企業通過收購、合作等方式參與項目處置,盤活恆大在肥資產,全力推進項目復工。

2022年8月,該項目的D1、D2塔樓曾舉行復工儀式。但2024年9月,有網友通過人民網留言詢問恆大中心的建設進展時,官方回覆稱,項目因資金缺口較大,導致工程停滯,市、區兩級多次調度,計劃通過對部分地塊的處置,籌集資金用於解決恆大項目相關問題。

事實上,中海此次拿下的瑤海區住宅地塊原本是恆大旗下另一綜合體項目的商用地塊,同樣也停工爛尾後被政府回收,如今改爲住宅用地出讓。有分析認爲,合肥通過此次土拍,將優質宅地與盤活資產相結合,避免了直接財政輸血,也通過土地價值反哺爛尾項目,是具有創新性探索的舉措。

如今,隨着中海地產正式接盤,合肥恆大中心的交付進程也將加快。根據出讓信息,恆大中心D1、D2塔樓最快將在2026年建成交付。

自恆大2021年陷入債務危機以來,該公司在全國各地項目相繼按下暫停鍵。此後,恆大方面多次表示要堅決推進保交付,各地政府也介入各項目的保交付工作,成立專班,通過多種方式推進復工。據恆大2023年8月披露的公告顯示,“各區域公司的資金一般由政府共管和統籌,全力配合保交樓相關工作。”

西安也曾用與合肥相似的方式推動恆大項目的交付工作。2024年5月,陝西建工在西安以明顯低於周邊地塊的價格摘得了秦漢新城的4宗地塊,並須負責出資完成西安恆大文化旅遊城項目“保交樓”任務。而前述4宗地塊也均源自原西安恆大文化旅遊城項目。

在廣州、煙臺、徐州、昆明等城市,有國企相繼接手了恆大在當地的住宅項目,推動保交付。但部分項目因債務複雜、資金需求量大等問題,交付進度或許緩慢,許多地方仍在推進新辦法落地。

例如,在寧波,由於恆大旗下的寧波景順置業無法短期內通過原址續建方式完成寧波恆大御海天下項目的“保交樓”任務,當地政府探索了“異地換房”的方式,在2024年下半年,推動項目部分業主將恆大的房源在新樓盤置換選房,最終解決交付問題。

河南商丘睢陽區政府多措並舉,推動恆大繽紛城項目的處置化解工作。4月,當地政府回覆該樓盤的建設進程時表示,一是發動購房業主通過購買車位、儲藏室,配合辦理繽紛城1200萬元銷售未回款收款等方式參與自救;二是加快繽紛城已建成區剩餘469個車位出售,並協調施工企業用於抵頂工程款;三是政府平臺公司擬對該項目18號樓整體回購,回購資金用於支持恆大繽紛城1號、10號樓以及18號樓自身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