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層封頂 開啓百米“衝刺” 青島沿海超高層地標建築迎來新進展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1日訊 日前,隨着航運貿易金融總部大廈項目(南京路1號)最後一個“兩柱合一”節點的順利安裝,該項目高位鋼結構轉換層正式封頂,正式進入百米以上高層主體施工階段。

據瞭解,航運貿易金融總部大廈項目主塔樓採用獨特的鑽石型平面設計,通過“V”字形斜撐結構實現功能轉換,既滿足住宅區270°海景視野需求,又攻克了異形建築在消防、機電系統等方面的技術難題。轉換層離地面高度約105米-130米,位於塔樓的22-26層,爲與整個樓棟的三角形元素相呼應,項目藉助三角形的穩定體系,轉換層採用“三柱合一”高位鋼結構形式。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三柱合一”大截面複雜鋼結構是由40mm厚鋼板焊接而成的2個1.8米長、0.6米寬的外斜柱與1個1.2米長、0.6米寬的內斜柱連接爲空間三角錐結構。轉換層共有這樣的空間三角錐體結構6個,角部爲4個“二柱合一”柱頂節點,是由20個外斜柱和6個內斜柱組成。結構形式複雜,國內外尚屬首例,無其他參考案例。

轉換層爲大截面斜柱,鋼板厚度大,分段安裝焊接難,尤其是在百米高空中將20米長的5節斜柱和節點拼接得絲毫不差,如何保證對接完成後的外斜柱角度與設計相符,對項目團隊提出了極大挑戰。

面對以上兩個重難點問題,項目採用激光定位與智能放線機器人相結合,利用Tekla建立模型並設定好三維座標,吊裝完鋼柱後,採用激光定位配合過程鋼柱校正和精準定位,確保斜柱位置和角度對接準確,滿足設計要求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轉換層外斜柱截面較大,涉及大量高空焊接,且項目臨近海邊,空氣潮溼風大,高空作業環境惡劣,更加劇了高空焊接難度。項目創新性地設計出可週轉使用的定型化可伸縮式操作平臺,20個超大鋼結構操作平臺方便鋼結構斜柱對接安裝、校正、焊接與質量檢測等,既保證了作業人員施工安全,又極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

據統計,整個轉換層施工共有鋼構件1400餘個,現場焊縫多達4000條且均爲一級焊縫,項目採用串吊方式減少吊裝次數,採用操作平臺及防火布圍擋封閉保證焊接質量,高峰時同時投入12臺氣體保護焊機、10臺直流電焊機、3臺碳弧氣刨機、2臺激光除鏽機保障轉換層施工。

值得注意的是,項目22層轉換層起底箱型截面鋼柱爲1.8米*1.5米,鋼板厚度6釐米,內部有十字鋼骨柱支撐,涉及內外鋼柱同時對接焊,傳統工藝施工效率低,焊接質量難以保證。

項目創新性地採用外部箱型截面“先下後上”施工工藝,將箱型柱分成上下兩節,下節箱型柱安裝時,先向下降低30釐米,在十字柱翼緣處焊接承託鋼板,該承託板用於承載下節箱型柱的重量。斜向加勁肋與上節箱型柱爲整體,上部箱型柱整體與十字柱對接焊接完成後,採用電動倒鏈上提下節箱型柱,完成上下節箱型柱的對接校正和焊接。此項技術避免了現場開操作手孔,降低了質量風險,加快了施工進度。

據悉,航運貿易金融總部大廈項目(南京路1號),位於青島市市南區,集超5A甲級辦公建築及雲端大平層豪宅爲一體,由著名的英國福斯特建築設計事務所和青島騰遠建築事務所有限公司聯合設計,其中1-3層爲商業部分、4-21爲辦公部分、22-26爲擁有無邊泳池的私密會所層俯瞰浮山灣、27-53爲高檔住宅,坐擁270°海景視野,結構最高近240米。

目前,項目進入27-54層住宅部分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同時外幕牆及會所轉換層、一層大堂的精裝修施工同步展開,項目建成後將成爲青島沿海一線又一超高層地標性建築。

閃電新聞記者 孫楊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