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色礦業(1258.HK)公佈2024年度業績 盈利能力保持穩定,全年業績穩健增長
(原標題:中國有色礦業(1258.HK)公佈2024年度業績 盈利能力保持穩定,全年業績穩健增長)
2025年3月27日,中國有色礦業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258.HK)公佈2024年度業績。期內,公司實現收益38.16億美元,較2023年上漲5.8%;淨利潤5.57億美元,較2023年上漲46.2%;公司擁有人分佔利潤3.99億美元,較2023年上漲43.5%。集團擁有人分佔之每股基本盈利約爲10.34美仙(折算約爲0.81港元),較2023年的7.43美仙(折算約爲0.58港元)增加約2.91美仙(折算約爲0.23港元)。
2024年,公司累計生產粗銅和陽極銅285,930噸,同比增長0.1%;累計生產陰極銅126,141噸;累計生產氫氧化鈷含鈷1,010噸;累計生產硫酸1,056,035噸,同比增長10.5%;累計生產液態二氧化硫15,993噸,同比增長33.6%;公司累計代加工本集團外企業銅產品111,901噸,同比增長24.6%。
在建項目進展順利,開發工作穩步推進
2024年,公司各項主要在建項目進展順利。中色非洲礦業2024年累計生產陽極銅68,191噸,同比下降10.9%,主要原因:(i)2024年跨年度返陽極銅同比減少,(ii)2024年自產銅精礦產量同比減少。同時,中色非洲礦業謙比希主礦體、西礦體、東南礦體累計完成井下鑽孔及地表深部探礦鑽孔420個,總進尺33,976.93米。其中主礦體、西礦體累計完成井下鑽孔85個, 進尺8,019.95米;東南礦體累計完成井下鑽孔331個,進尺20,406.52米,南西部地表鑽孔4個,進尺5,550.46米。
中色盧安夏新礦項目是實現未來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項目。項目總投資約5.13億美元(其中,抽排水約1億美元,恢復建設投資約4.13億美元)。中色盧安夏2024年生產陰極銅44,418噸,同比增長2.1%;生產陽極銅4,159噸,同比下降47.1%,主要原因是巴魯巴地下礦已於2022年底閉坑,導致銅精礦產量下降,目前採用巴魯巴SP3低品位堆礦接替原巴魯巴硫化礦作爲臨時措施。但該礦氧化率較高導致選礦回收率降低,同時因球磨機更換端蓋、爐渣系統入選品位下降等原因,整體硫化礦供應量減少。同時,中色盧安夏公司穩步推進探礦工作,包括《穆利亞希南淺部硫化礦驗證及邊部勘查項目》、《羅恩延長部至穆利亞希南水文勘查項目》及《羅恩延長部至穆利亞希南深部驗證項目》。
盧阿拉巴銅冶煉2024年生產粗銅131,252噸(含代加工本集團外企業銅產品93,349噸),同比下降16.4%;生產硫酸306,726噸,同比下降13.5%;粗銅及硫酸產量同比降低的主要原因是:(i)原材料供應及供電不足;(ii)2024年5月15日至6月4日公司按照計劃停產檢修。生產液態二氧化硫15,993噸,同比增長33.6%,主要原因是液態二氧化硫因需求量上升導致產量增加。
謙比希銅冶煉2024年生產粗銅和陽極銅合計263,001噸(含代加工本集團內企業銅產品78,904噸,代加工本集團外企業銅產品14,975噸),同比增長21.5%;生產硫酸747,917噸,同比增長25.5%。主要原因是2024年銅產品和硫酸生產原料供應、生產系統工作穩定,與2023年相比造成減產的因素減少。
剛波夫礦業2024年生產陰極銅34,439噸,同比增長3.6%,主要原因是在當地市電停限電的時段運行雙電源系統,通過柴發機組補償用電缺口,保證系統正常生產。氫氧化鈷含鈷795噸,同比減少540噸,主要原因是原礦石鈷品位同比下降,系統浸出的鈷離子濃度相繼降低,造成鈷產量下降。
生產經營工作總體平穩,配售融資奠定堅實基礎
2024年,中國有色礦業生產經營工作總體平穩,廣泛開展擴能增效、降本增效、創新和提質增效工作,奮力拼搏,外拓市場,內抓管理,保產、穩產和增產工作成效顯著,生產經營保持平穩運行。
各出資企業把握銅價高企的有利時機,克服當地電力供應短缺、冶煉加工費下滑、採礦服務商更換等不利擾動,持續深入開展「六個增效」,堅定落實各項改革措施,經營質量和價值創造能力進一步提升。各類生產經營任務基本完成,主要產品產量保持平穩,重要經濟指標創歷史新高。在資本市場,公司年初被納入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得到資本市場的進一步認可;成功實施閃電配售融資近10億港幣,爲公司未來增儲上產夯實資金基礎;組織一系列持續深入的投資者交流活動,堅定了廣大境內外投資者的信心;通過連續穩定的高比例分紅,回饋全體股東。
中國有色礦業有限公司董事會表示:「2025年,可以預見公司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外部形勢。各類不確定性因素顯著增加,必將給公司的生產經營帶來諸多挑戰。預計今年在銅礦供給端,地緣政治、社區、氣候、地質情況等因素的擾動仍將持續,供給增速不及預期;在需求端,電網、家電、新能源等領域的需求保持穩中有升,中國等主要經濟體的一系列刺激政策,有望帶動全球經濟回暖。同時,公司也將落實落地各項改革深化措施,以科技賦能產業升級,加快擴產項目建設,保障企業電力供應等,在新質生產力的引領下,積極以自身的確定性面對外部的不確定性。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面對機遇與挑戰,公司上下將在董事會的帶領下,銳意進取、奮發有爲,向全體股東交出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