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發佈最新研究成果 揭示過敏炎症全新免疫學機制
1月16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張羅教授團隊、清華大學醫學院祁海教授團隊、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王建斌教授團隊,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最新合作研究成果,揪出了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頑疾背後的“真兇”——一類全新的記憶性CD8+T細胞,找到了難治性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反覆發作的全新免疫學機制。這項“中國發現”有望打破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容易復發、併發症多、患者生活質量差的現狀,也標誌着中國學者在難治性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研究及臨牀轉化應用領域走在了國際前沿。
長久以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難治性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遷延復發,如何能找到治療新靶點,是困擾全世界耳鼻喉科臨牀醫生的難題。爲了攻克這一難題,清華大學的基礎科研團隊和北京同仁醫院的臨牀團隊經過近十年不懈探索,最終發現了箇中關鍵——一類不同尋常的記憶性CD8+T淋巴細胞亞羣。
研究人員發現,顆粒蛋白酶K和分泌這一物質的記憶性CD8+T細胞是難治性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復發的重要因素,很可能成爲預測這類疾病進展和治療響應的重要生物標誌物。
基於清華大學與北京同仁醫院的這項合作研究,顆粒蛋白酶K將會是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和相關過敏性疾病的一個全新藥物靶點。未來,通過靶向顆粒蛋白酶K的藥物分子來控制炎症、減少復發,可能成爲突破這一類疾病治療格局的新路徑。
本次文章標題爲《GZMK-expressing CD8+T cells promote recurrent airway inflammatory diseases》。北京同仁醫院張羅教授、清華大學祁海教授、清華大學王建斌副教授和清華大學劉欣副研究員爲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北京同仁醫院藍鳳研究員、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基礎醫學院博士生李籍舟、繆文軒、孫菲是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同仁醫院王成碩教授、王向東教授和段甦主任醫師爲課題作出了重要貢獻。這項研究獲得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清華大學自主科研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山西醫科大學—清華大學醫學院前沿醫藥生物技術研究專項、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新基石基金會的支持。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蔣若靜
編輯/高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