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暢行”東南亞

參考消息網2月27日報道(文/武思宇 農冠斌)2024年底,中國上汽通用五菱印尼公司第16萬輛整車暨“雲朵”出口車成功下線,此後這輛新能源汽車被運往泰國銷售。從1輛到16萬輛,五菱以一條汽車跨國產業鏈“鏈”動東盟。

作爲首家在印尼佈局的中國車企,五菱佔當地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目前已超50%。不僅是五菱,2024年中國不少電動汽車品牌在東南亞取得突破,比亞迪、奇瑞和長城等汽車製造商也憑藉具有競爭力的定價、現代化功能和強大售後支持不斷開拓市場。

佔據暢銷榜前五

印尼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比亞迪M6是2024年印尼最暢銷電動汽車,五菱Binguo EV、比亞迪海豹、五菱Air EV和奇瑞Omoda E5緊隨其後,它們共同佔據暢銷榜前五名。

據泰國汽車協會統計,2024年泰國電動汽車註冊量約7萬輛,佔汽車總銷量的14%。中國品牌整體表現搶眼,佔據泰國電動車市場的主導地位,前五名中有四家來自中國。在柬埔寨,比亞迪成爲最受歡迎的電動汽車品牌之一。

記者瞭解到,泰國是日本車企在東南亞的重要市場之一。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網報道,2023年,泰國市場的中國車市佔率從約5%猛升至11%,日系車的市佔率則從約90%下降到78%。“父母那代人信賴本田和豐田,都在等日系電動汽車上市,年輕一代則不侷限於傳統品牌,更重視商品本身的價值。”一名在中國留學的泰國學生說。

據業內人士介紹,東南亞消費者的購買決策以物優價美爲主,中國汽車製造商充分抓住這一趨勢,因地制宜推出兼具經濟性和先進技術的汽車,快速拓展東南亞市場。

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連續突破200萬、300萬、500萬輛三個關口,其中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佔全球比重超過60%,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2%,創歷史新高。2024年,我國汽車出口同比增長23%至641萬輛,電動汽車出口量首次突破200萬輛。

產業協同更緊密

從跨國建廠到跨國建“鏈”,7年來上汽通用五菱已帶領17家中國產業鏈企業“走出去”,開發100多家印尼本土供應商。

五菱印尼公司第16萬輛整車下線當天,中國-印度尼西亞新能源汽車現代工匠學院實訓基地正式揭牌,基地的建成將充實東南亞新能源汽車職教能力。

印尼-中國夥伴關係研究中心主任韋珍玉認爲,中國和印尼經貿合作不僅是簡單的數字表現,也有知識和技術的轉移,這對印尼產業水平和製造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從“中國產全球銷”到“全球產全球銷”,今年以來,中國車企加速推進產業鏈的全球協同,供應鏈體系漸趨穩固。長安、上汽、比亞迪、長城等汽車品牌,通過海外併購、投資建廠、技術合作等方式,積極佈局海外生產基地或銷售網絡。

2024年以來,多家中國車企宣佈擴大在東南亞的投資:比亞迪泰國工廠正式投產,年產能達15萬輛,有望創造1萬個就業崗位;柬埔寨方面宣佈,比亞迪計劃在柬投資設立電動汽車組裝廠,預計年組裝能力達2萬輛;廣汽埃安泰國智能工廠正式竣工投產……從整車出口到在當地投資建廠,中國汽車企業積極助力當地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中國還與東南亞國家合作,加強電動汽車相關產業的人才培養。2024年7月18日,中國-東盟新能源汽車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在廣西正式成立,涵蓋89家成員單位,匯聚學校、科研機構、上下游企業等衆多力量,以促進中國和東盟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協同發展。共同體成員單位、印尼阿南達工業職業技術學校董事會主席羅尼表示,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處於領先地位,與中國合作可以爲當地電動汽車產業提供支持。

合作潛力仍巨大

當下,東南亞、拉美、非洲等新興市場正釋放出巨大增長潛力。相關機構預測,僅東盟地區,未來十年,區域內六大經濟體電動車市場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16%至39%。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合作發展(上海)論壇上表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呈現出市場增長重心轉移的特點。中國和新興市場成爲全球新能源汽車增長最快的區域,尤其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已超過50%。

全球諮詢公司艾睿鉑發佈的全球汽車市場展望報告預計,到2030年,中國汽車品牌將佔據超過70%的本土市場份額,海外銷量預計攀升至900萬輛,佔全球33%的市場份額。

國際策略諮詢公司安永—博智隆不久前發佈的報告認爲,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的電動汽車市場將迎來顯著增長,預計到2035年,這些國家的電動汽車銷售總額將從2021年的20億美元增長到800億至1000億美元。

泰國汽車學院戰略部主任拉查妮達表示,中國電動汽車領跑市場,不僅促進泰中汽車產業產能合作,還加速了電池、充電樁等供應鏈企業發展,助力泰國形成完整的電動汽車產業鏈。印度尼西亞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德古·達爾坦託認爲,越來越多中國電動汽車進入印尼以及東南亞市場,這與地區的綠色發展需求相一致,有利於提升當地企業的技術水平、促進產業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