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事·銳話題·關注南極之二)旅遊與科考,誰更影響南極環境?

新華社上海11月8日新媒體專電題:旅遊科考,誰更影響南極環境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張建鬆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極端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南極洲的原始恢宏。這片地球最南端1400萬平方公里的冰雪大陸,堪稱地球上最大的、屬於全人類科學資源和旅遊資源“寶庫”。旅遊和科考,如今是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兩種最主要方式。二者相比,誰對南極環境的影響更大呢?

“自從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國際上開展南極旅遊以來,旅遊是否污染南極環境的爭議就如影隨形。爲保護南極敏感的生態和環境不受到旅遊者的破壞,1991年國際南極旅遊業者行業協會成立,從此對南極旅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管理。”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朱建鋼研究員介紹說,“截至目前,南極條約體系對南極旅遊的相關建議、決議和措施共達33項。”

“不許帶來什麼,也不許帶走什麼——只能帶走記憶和一顆純淨的心。”這是國際南極旅遊者協會對南極遊客的要求。每年,該協會都對開展南極旅遊的船隻、飛機、旅遊方式、旅遊人數等進行統計,對遊客前往南極旅遊有非常詳盡的規定,對南極旅遊環境評估、人員培訓、突發事件應對積累了豐富經驗。

據國際南極旅遊者協會統計,自從南極洲被發現以來,人類去過南極總人數已超過34萬人次,其中科學考察人員約16萬人次,南極旅遊約18萬人次。美國是南極旅遊人數最多的國家,其次是德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瑞士和日本。在美國一家雜誌評選出的“世界十大旅遊勝地排行榜”中,南極曾排到第二位。

中國海洋大學郭培清教授認爲,從人類活動對南極環境影響的空間範圍看,遊客在南極的登陸地點主要集中在南設德蘭羣島、南極半島羅斯海等地。其中,南極半島最爲集中,有70多個參觀點。而世界各國在南極建立的科學考察站則像星星一樣遍佈南極大陸,每個考察站都有人類活動。

從居留南極時間來看,絕大多數遊客登陸後,只在每個景點做短暫停留,在南極大陸走一走、看一看,然後上船生活。而科考隊員則需長年生活在南極,科考站的燃油消耗、飛機、雪地車等大型機械的使用而產生的污染,都是遊客旅遊活動所不能比擬的。

爲最大限度地保護南極環境及其生態系統,1991年,南極條約締約國在西班牙馬德里簽署了《關於環境保護的南極條約議定書》及其5個附件,要求各締約國在南極開展各種考察活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環境準則,同時將南極洲指定爲僅用於和平與科學目的的“自然保護區”。

目前,許多國家都圍繞南極活動立法與管理開展了一系列實質性工作。我國政府也高度重視保護南極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一直遵循南極條約體系的相關規定開展南極考察活動。

據朱建鋼介紹,我國的長城站中山站均已建造了先進的污水處理系統,配備了專門的垃圾焚燒爐,對於不可焚燒的固體垃圾和不可降解的垃圾,都將其帶回國內處理。在每次南極考察中,“雪龍”號去的時候滿載貨物,回來的時候滿載垃圾,已經成爲慣例

我國在南極內陸所建的崑崙站,環保措施更爲嚴格。包括採用高效燃料--航空煤油,儘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採用低排放、高效率低噪音的車輛設備等。站區建築物也是採用模塊化的組裝結構,很容易拆除和清理,站區廢棄物制定了嚴格的管理計劃,所有固體廢棄物將分類保存並帶回,非飲用水將循環加以利用。目前,我國正計劃購置固定翼飛機進行崑崙站的人員和物資運輸,以進一步減少地面運輸。

設立“特別保護區”是各國管理南極事務、切實保護南極環境的一種特殊方式。截至目前,南極條約協商會議已批准設立了70多個南極特別保護區和7個特別管理區,保護區總面積超過5萬平方公里。我國獨立提出的格羅夫山哈丁山南極特別保護區、我國和俄羅斯及澳大利亞共同提出的東南極拉斯曼丘陵特別保護區、我國和澳大利亞聯合提出的阿曼達灣特別保護區,均已獲得南極條約協商會議批准。

“南極過去、現在和未來發生的一切,關係着全球環境與氣候變化和人類未來的生存與發展。開展南極科學考察,是各國綜合國力、科技水平、戰略權益等在國際舞臺上的彰顯與角逐。無論在政治、經濟、科學還是外交、軍事等方面都有極其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曲探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