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貿第一省怎麼了?經濟成長數據低於全國增幅

廣東這個大陸的外貿第一省,在此季的經濟成長數據上,不只低於全國增幅,甚至還面臨江蘇省的挑戰。港媒「南華早報」引述分析人士認爲,廣東當前的經濟困境,與其過去對房地產行業的過度依賴、消費疲弱、投資低迷,以及出口受貿易摩擦影響等息息相關。(中通社)

大陸多個省市近日陸續公佈第1季經濟成績,其中,有大陸外貿第一省之稱的廣東省,在今年首季的經濟增長爲4.1%,低於大陸全國的5.4%。同時,廣東的在大陸的全國經濟總量第一大省地位也顯先不保,受到江蘇省的正面挑戰,最新出爐的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兩者相差人民幣436.91億元(下同,約臺幣1,949億元),顯示差距進一步縮小。廣東省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廣東省經濟增長被江蘇省逼近並低於陸全國數據

美中關稅戰持續延燒,大陸的經濟相關數據及前景引發各界關注。廣東省統計局4月22日發佈2025年第一季廣東經濟運作數據,其中,顯示廣東第一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萬3,525.51億元,以不變價格計算,年增4.1%,增速較上年全年提高0.6個百分點。另外,數據還顯示,在房地產行業方面拖累其經濟較微明顯,廣東省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5.2%,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9.4%。

然而,聚焦在經濟增長數據上,值得注意的是,大陸國家統計局於4月16日公佈今年首季GDP年增率,顯示達到5.4%,與去年第四季持平。而在此一數據上,廣東省則遠低於全國數據。

不僅如此,另一個引起關注的是,第一財經提到,廣東與江蘇兩省的經濟增長數據顯示,依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覈算結果,第一季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兆3525億5100萬元人民幣,按不變價格計算,年增4.1%;同期,江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兆3088億6000萬元,年增5.9%。這顯示兩者相差約436.91億元,差距已進一步縮小,顯示江蘇正逐步逼近已連續40多年穩坐大陸最大省級經濟體寶座的廣東省。

回過頭看到2024年第一季,廣東當時GDP較江蘇多出約490億元,一年後江蘇狂「追」近53.35億元。具體來看,廣東自1989年GDP總量超越江蘇後,至今已連續36年位居大陸全國第一。其間,兩省GDP差距最小的時候是在1989年約59億元,而差距最大的時間爲2019年約9,330億元。

廣東經濟數據引增長「失速」質疑 江蘇「三駕馬車」同時超車

香港星島日報指出,廣東作爲外貿大省,在關稅戰背景下受關注,日前廣東省政府21日開會強調,要「能早則早、能快則快推出更多激勵性政策,主動幫助企業排憂解難」,以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

鑑於上述2024年數據,廣東GDP在該年增長3.5%,已連兩年無法「達標」,引發其經濟「失速」質疑,甚至有分析指其經濟第一省地位或被江蘇取代。廣東是第一外貿大省,外貿體量長期佔大陸全國五分一左右,而美國對大陸的關稅戰影響,將在第二季浮現,對廣東的衝擊或更爲明顯。

再更具體的來看,江蘇經濟總量迫近廣東,直覺體現在拉動經濟成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從第一季數據來看,江蘇的」三駕馬車」幾乎都較廣東更快。統計顯示,第一季,廣東固定資產投資年減6.2%,降幅比1至2月收窄2.2個百分點。

分領域來看,最大拖累因素爲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5.2%。較突出的亮點是工業投資中的汽車製造業投資成長41.0%,工業技改投資成長7.6%。同期,江蘇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年增0.4%,比廣東高6.6個百分點。

消費方面,一季度,廣東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2.5%,其中3月增長5.8%。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成長2.6%,餐飲收入增長1.9%。同期,江蘇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06.1億元,年增5.6%,較去年全年加速1個百分點。其中,商品零售1,1,137.2億元,年增5.5%;餐飲收入1,269.0億元,成長6.7%,「兩大消費類型的成長速度均顯著快於廣東」。

在美中關稅戰外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外貿方面,第一季,廣東貨物貿易進出口2.14兆元,年增4.2%,成長率高於大陸全國2.9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34兆元,增長1.4%;進口7,981.5億元,增長9.3%。不過,江蘇的表現更勝廣東一籌,第一季,江蘇進出口1.36兆元,年增5%,高於大陸全國3.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9,049.9億元,增長9.6%;進口4,512.4億元,下降3%。

多重因素拖着廣東經濟的「後腿」

廣東這個大陸的外貿第一省,在此季的經濟成長數據上,不只低於全國增幅,甚至還面臨江蘇省的挑戰,廣東省到底發生什麼事?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引述分析人士認爲,廣東當前的經濟困境,與其過去對房地產行業的過度依賴、消費疲弱、投資低迷,以及出口受貿易摩擦影響等因素息息相關。

香港恆生大學講師黃偉強(David Wong)分析,「廣東仍處於痛苦的經濟轉型期,從依賴房地產轉向基礎設施和工業投資。然而,整體經濟仍受到負債累累的房地產開發商拖累,這讓廣東的困境相比其他發達地區更加嚴峻。」

南華早報提到,在今年首季,廣東和海南是大陸全國僅有的兩個固定資產投資出現下滑的省份,分別走跌6.2%和1.2%。同時,廣東聚集許多陷入困境的房地產開發商(如恆大和碧桂園)。同期,廣東房地產開發投資年減15.2%,新售商業樓面面積的總值下降9.4%。此外,出口作爲廣東經濟的傳統支柱也顯示出疲態。消費者信心依然低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僅2.5%,遠低於江蘇的5.6%與大陸全國平均的4.6%。

黃偉強對此警告,關稅等外部壓力可能進一步限制廣東今年餘下時間的經濟增長,其他對出口依賴較重的省份也將面臨類似挑戰。

另,有分析認爲,造成廣東如此的原因,主要是因爲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調整,2025年第一季,廣東房地產開發投資年減15.2%,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9.4%。房地產市場的疲軟對其整體經濟增長造成明顯拖累。再來,是對美出口面臨挑戰,美國對大陸商品加徵關稅,對外貿大省廣東的出口當然造成壓力。雖第一季外貿總額年增4.2%,但美國市場的不確定性使企業面臨訂單減少和出貨延遲的風險。

同時,界面新聞也報導稱,消費乏力也拖了廣東的「後腿」。廣東省統計局也稱,「第一季外部形勢依然複雜嚴峻,有效需求不足制約猶存」。

此外,南方財經全媒體分析道,廣東經濟總量佔全國比重長期保持在10%以上,是大陸全國經濟的「壓艙石」。正因如此,當大陸經濟運行面臨困難挑戰時,廣東承壓也往往更早更大。

BBC中文網報導,多位大陸廠商紛哀嘆失去美國訂單讓他們的產品只能堆放在倉庫。「川普是個瘋子。」來自浙江小型企業的徐雄偉說道,他有400位員工,但正被自己公司生產的驅蚊產品包圍着。而這些產品曾經是美國沃爾瑪(Walmart)超市裡的熱賣商品。另,廣東賽凌貿易集團銷售冰淇淋機的業務說道,主要買家都在美國,包括沃爾瑪。「我們已經停止生產了」,「現在所有產品都堆在倉庫裡。」

路透報導,來自深圳的醫療儀器製造商行銷經理李小姐說,自美方宣佈加徵關稅後,「我們60%至70%的生意都來自美國客戶,現在美國訂單已經消失了,這是生死攸關」。她坦言,公司短期內無法找到替代市場,不排除削減工時甚至裁員。

專家:廣東第一大省位置仍穩固

面對江蘇省的來勢洶洶,廣東貴爲大陸「經濟第一省」的位置夠穩嗎?一位區域經濟研究專家就此分析,定義「經濟第一省」恐怕不能僅看GDP總量,還要看對全國經濟的輻射影響力。在這方面,廣東整體顯著強於江蘇,廣東作爲「經濟第一省」的地位短期內較具說服力。

廣東作爲大陸「經濟第一大省」位置面臨不保,專家分析,定義「經濟第一省」不能僅看GDP總量,還要看對全國經濟的輻射影響力。廣東在此整體仍強於江蘇,「經濟第一省」的地位短期內較具說服力。圖爲大陸廣州市海珠區中大康鷺片區的招工廣場。(中新社)

相關專家還分析,粵蘇兩省經濟發展呈現兩種不同的模式,其中廣東是「極點帶動」模式,即以廣州、深圳兩個核心極點城市加上佛山、東莞兩個GDP萬億城市帶動周邊市縣發展;而江蘇是「均衡梯度」模式,13個地市間呈現明顯的經濟總量之間呈現明顯的經濟總量。兩種模式難分優劣,雙方可互相取長補短,推動各自經濟發展邁上新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