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保一季度淨利下降18%,擬回購不超過1%股份
儘管新業務價值仍實現兩位數增長,但由於投資資產的公允價值波動,拖累了中國太保一季度的淨利潤表現。
中國太保(601601.SH;02601.HK)4月25日發佈的一季報數據顯示,一季度實現可比口徑下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39%;實現歸母淨利潤96.27億元,同比下降18.1%。
值得關注的是,與一季報同時發佈的董事會決議顯示,中國太保董事會同意提請股東大會授權,根據需要決定公司按合適的條款回購股份,購回的A股及/或H股股份數目不超過各自已發行股份數目的1%(不包括任何庫存股份)。4月初,中國太保曾發佈公告表示正在籌劃回購股份,並將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
Choice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太保A股流通股本爲68.45億股,4月25日收盤價爲30.82元/股;H股流通股本爲27.75億股,最新收盤價爲21.55港元/股。如按照1%上限回購計算,耗資或超過25億元。
財報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中國太保實現保險服務收入695.50億元,同比增長3.9%。其中太保壽險實現保險服務收入209.80億元,同比增長0.6%;太保產險實現保險服務收入477.41億元,同比增長4.8%。
壽險方面,太保壽險的代理人渠道轉型成果繼續顯現。一方面,延續去年末行業人力規模企穩的態勢,一季度末,太保壽險營銷員規模爲18.8萬人,實現同比正增長1.1%;另一方面,在全行業的產品結構向分紅險轉變的背景下,太保壽險一季度的代理人渠道新保規模保費中,分紅險佔比18.2%,同比提升16.1個百分點。
不過,和此前市場預期的一致,“開門紅”期間行業的個險新單保費普遍承壓,中國太保一季度代理人渠道新單保費亦同比下降15.2%,但銀保渠道新單保費表現亮眼,同比大幅增長130.7%,達201.14億元,規模超過代理人渠道同期136.68億元的新單保費。
儘管新單保費承壓,但中國太保一季度的新業務價值仍實現同比增長11.3%,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39.0%,達57.78億元。按照此前行業分析師的普遍分析,產品結構的優化及“報行合一”下費用控制等因素推高了新業務價值率,從而使得新業務價值實現增長。
產險方面,太保產險2025年一季度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631.08億元,同比增長1.0%。同時,承保綜合成本率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至97.4%,行業分析師此前推測,由於一季度大災減少及費用管控等因素,預計幾家上市產險公司均能實現綜合成本率的優化。
儘管負債端回暖趨勢延續,但是中國太保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18.1%至96.27億元。從利潤表來看,這主要是公允價值變動和投資收益的綜合影響。一季報數據顯示,中國太保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從去年同期的151.04億元大幅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16.55億元,而投資收益則從去年同期的虧損15.47億元轉爲今年一季度的收益70.64億元。
中國太保表示,今年以來,A股市場在波動中展現出一定的韌性,債券利率出現一定幅度震盪。公司堅守戰略資產配置定力,有紀律且靈活調整戰術資產配置策略,積極配置長期固收資產,延展資產久期,強化權益主動管理,持續做好低估值、高股息、長期盈利前景好的權益類投資品種配置,取得了穩健的業績。
截至一季度末,中國太保的投資資產爲2.8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8%。一季度公司非年化投資資產淨投資收益率爲0.8%,同比持平;總投資收益率爲1.0%,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