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鵬:通過市值管理有助於企業品牌價值提升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陳星
5月9日,第九個中國品牌日前夕,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企業研究中心提供學術支持的“2025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發佈會”在上海舉行。本次活動主題爲“數智升維 品牌共振”,多位知名經濟學家、品牌專家和近200位上市公司高管、品牌官匯聚一堂,共同探討科技驅動下的品牌發展新趨勢和新路徑。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經濟增長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鵬圍繞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及技術賦能、品牌IP(知識產權)化作主旨分享。
尋求品牌升維路徑
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強化消費品牌引領。聚焦商貿、物流、文旅等服務領域,分類制定提升服務品質政策,打造更多中國服務品牌。
同時,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產品設計,支持開發原創知識產權品牌,促進動漫、遊戲、電競及其周邊衍生品等消費,開拓國貨“潮品”國內外增量市場。因地制宜推進首發經濟,鼓勵國內外優質商品和服務品牌開設首店、舉辦首發首秀首展。支持推廣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組織開展“購在中國”系列活動,打造中國消費名品方陣。
2025年,中國品牌建設站在歷史性的交匯點。一方面,AI(人工智能)技術重塑產業生態,新興產業加速涌現,品牌價值的底層邏輯正在被技術革命改寫,技術創新正從工具屬性升維爲品牌創新的核心驅動力。
另一方面,品牌塑造進入全新階段,市場升維、平臺升維、產品升維、渠道升維、內容升維、傳播升維……視頻成爲品牌表達的關鍵載體。品牌建設不再侷限於傳統敘事,而是不斷創變,與時代同頻共振,引發受衆情感共鳴,推動品牌價值成長。
由此,“2025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發佈會”聚焦“數智升維 品牌共振”主題,力求在這一輪數智發展的變革中,尋求企業向新創變的品牌升維路徑,瞄準推升品牌價值的方法和參考,爲協力構建企業可持續的品牌影響力共啓新篇章。
自2017年第一個中國品牌日起,每日經濟新聞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企業研究中心緊密合作,已連續八年聯合測評併發布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系列榜單,該榜單對中國上市公司的品牌建設產生了廣泛影響,旨在助力中國上市公司品牌發展與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在2025年,走過九載的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自身亦需順應技術變革浪潮,抓住經濟發展趨勢,踐行“向新創變”,實現品牌的“升維共振”。
技術賦能、品牌IP化
張鵬,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經濟增長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是《經濟研究》《經濟學(季刊)》《經濟學動態》等權威雜誌匿名審稿人。
他長期研究經濟增長與資本市場,已在頂級、權威和核心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出版《中國上市公司藍皮書》《改革年代的經濟增長與結構變遷》等多部專著,撰寫多篇研究報告,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青年項目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專項項目、智庫項目多項,參與多項國家社科重大、重點、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在5月9日舉行的“2025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發佈會”上,張鵬將圍繞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及技術賦能、品牌IP化作主旨分享。
此前,張鵬在《通過市值管理手段“發現”品牌價值》中提到,隨着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型,上市公司發展從規模轉向質量、從外象轉向內涵、從價格轉向品牌,企業發展的根本目的在於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應地,上市公司提升市值管理水平應與企業高質量發展轉型目標一致,市值管理作爲短期手段、日常手段也應與企業發展長期目標和提升品牌價值相吻合。
他提到,2024年國務院國資委提出將對中央企業全面實施“一企一策”考覈,此外國務院國資委還將探索將品牌價值納入考覈,充分反映了品牌價值作爲企業一種無形資產對其進行發掘、覈算並量表還存在不少理論上和實踐上的困難。
張鵬認爲,通過市值管理手段恰恰有助於企業品牌價值提升,將傳統會計覈算過度倚重物質價值的缺陷適度規避,讓品牌價值真正由市場決定並由消費者埋單,讓品牌價值最大程度實現公允,也讓企業實際價值與市場價值最大程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