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建造能力
關於中國人的建造能力,我們或許不自知,但美國人的先輩,大約是知道的。美國對特定族羣的第一個移民法案,就是1882年5月6日通過的《排華法案》。爲什麼美國人要提出針對華人的移民法案,那是因爲在美國的愛爾蘭人、意大利人等,在職業競爭上,幹不過那些漂洋過海的華工,無論是能力,還是態度,他們的表現都不如那些在美的華工。所以,他們只好選擇在膚色上下手,直到今天,他們的骨子裡,仍然是白人至上。美國之所以選擇從中國挑選勞工去修建中央太平洋鐵路,那是因爲作爲原先有建造者,愛爾蘭人和意大利人等,實在不堪重任,致使工程陷入停頓,迫不得已,只好選擇從中國挑選勞動力。恰恰是中國人,無論是組織,還是技能,又或者是管理,都讓工程承建商刮目相看。需要知道,當年願意到萬里之外美國的人,多半都是中國國內最下層的苦力,他們願意冒死去美國,實在是在國內混不下去。素質上,文化水平上,多半也是中下層的。這些人到了美國,居然做得比白人更好,這足以證明,整體上,中國人的建造能力,並不比白人差。這樣的結論,相信美國人早已知曉。
可是一百多年來,來自西方對中國的評價,尤其是中國人的評價,常常是等而下之。這樣的評價,更是讓無數公知、精英們一代又一代地傳播下去。曾經有一段時間,恐怕最自信的中國人,都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表達對自己國家和民族的自信。誰要是公開地表達一下,鋪天蓋地的批判就會蜂擁而至,壓得你根本擡不起頭來。嚴格上講,絕大多數中國人都不自信。這種全民的不自信,讓我們忘掉了中國的先輩,建造能力一直是人類最頂尖的存在。西方的古代遺存,特別是建築,都是石頭建造,而同時期的中國,早已是磚瓦木質結構。中國之所以能建造萬里長城,最重要的,就是因勢構建磚牆,而不是用石頭堆砌,磚頭就地燒製,這在建造費用上,不只是省錢而已,恰恰是工程能否完工的問題。至於造紙術、印刷術,那是文明進步最關鍵的技術,也是從中國傳播出去。司南術和水密艙技術,是航海的關鍵,也是從中國傳播出去,這些技術根本上推動了西方的文明進步。西方站在中國人的肩膀上開啓了工業文明,而中國,則是要回歸自己本來的位置。
一百多年前,那些差不多是文盲的中國人,都讓白人勞工心驚膽戰,非要搞一個法案來排擠中國人。而中國真正的精英,那些士紳的子弟也開始留洋到海外後,人們就看到楊振寧、錢學森等,在科學和技術上,並不比西方人遜色。理論科學上,楊振寧是比肩愛因斯坦的存在。而錢學森,成就超過了馮·卡門,成爲中美兩國航天事業的開創人。須知,美國民兵3導彈的總師,就是錢老學弟林燁。另一個美國製造業的大牛,就是錢學森早年導師王助,他爲中國設計第一架水上飛機,同時,作爲美國太平洋飛機公司(波音公司前身)的總工程師,爲波音設計製造第一架飛機。也就是,美國製造的皇冠明珠裡,都有中國人的身影。更不必談芯片製造,中國人擔當半璧以上江山。而現在的AI領域,中國的比重顯然走出一半,在中國,清一色中國人,而在美國,也有大半核心成員是中國人。
中國人的純理論研究,有沒有特長,不好說,但中國人在“奇技淫巧”上的天賦,那是自古以來就有。爲此,還有專門設有限制“奇技淫巧”的社會輿情。中國人的這一點特長,現在恐怕也被美國人識破,但識破之後的美國,就有點進退失據了。不用中國人,那建造方面的差距只會拉大;用了中國人,又擔心這些人不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