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CFO:有600億元股票投資浮盈沒有在利潤表體現

8月27日,中國平安副總經理兼首席財務官付欣在該公司2025年度中期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很認同平安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觀點,但是相信(平安股價的上漲)是市場正在印證並且逐步認可平安的價值。這個光還可以發得更亮,因爲整個壽險行業處於黃金髮展期,整個行業的需求、行業的增長正在逐步釋放,行業的潛力還是非常大的。

付欣還指出,可以看到平安綜合金融和醫療養老的優勢正在逐步體現,平安的成本優勢、價值優勢會逐步釋放,醫療養老護城河也隨着戰略深化在逐步構建,相信現在整個平安的估值倍數還是非常低的,會有更多的投資者認可並且會持續認可平安的價值,金子會更亮。

今年上半年,中國平安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777.32億元,同比增長3.7%;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80.47億元,同比下降8.8%。

對於這兩個利潤口徑的差異,付欣解釋稱,主要有三個關鍵因素,其中兩個非經營因素是一次性的因素。平安在今年第一季度並表了平安好醫生,這樣的並表是由於一次性會計處理有34億元的減值影響,影響增速是4.6個百分點;第二個因素是過去一年發行了港股的可轉債,因而有一個“幸福的煩惱”,當股價上升的時候在會計處理上可轉債的估值反而會有一個短期的下降,而這個下降在整個可轉債轉股之後全生命週期是不影響財務報表的。

“第三個因素也是更加重要的因素,平安集團近兩年配置了很多股票,而這些股票裡面有67%在會計分類上把它分類到了OCI(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它賺的盈利,資本利得不進入利潤表,如果大家看財務報表分佈報告,這塊的盈利其實是非常可觀的一部分盈利,有600億元,都沒有在利潤表裡面體現。”付欣表示,但它對平安整個價值提升也是非常有好處的,首先增厚了公司的淨資產,讓淨資產更加穩健;其次在分紅賬戶裡的幾百億元的資本利得,讓整個分紅險的銷售以及分紅水平比起同業更加有競爭力。

她表示,無論從公司利益還是從客戶利益,這部分盈利都是一個非常好的東西,哪怕它短暫在會計簿記裡面沒有進利潤表,但分紅部分是記進去的。如果把三個關鍵因素回算回去,平安上半年的淨利潤能實現雙位數增長,超過營運利潤的增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