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類“平準基金”出手 A股回購計劃刷屏
本報記者 郭婧婷 北京報道
清明節假期後的首個交易日,微博熱搜第一全球股市巨震。美國“對等關稅”引發的恐慌情緒繼續蔓延至亞太市場,4月7日早盤,日本股市全線暴跌,日經225指數盤中一度暴跌超8%,日本大阪交易所啓動“熔斷機制”,暫停日經225指數期貨交易,以應對市場的大幅下跌。A股收盤,上證指數收跌7.34%,深證成指收跌9.66%,創業板指收跌12.5%。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楊德龍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無論最終結果如何,特朗普對世界主要貿易伙伴發起貿易摩擦,都會對市場情緒造成負面影響。亞太股市和歐美股市都出現了暴跌,A股也受到恐慌情緒的影響而大幅下挫。
“官方明確表示,我們擁有足夠多的政策工具來拉動投資、帶動消費、提振內需,從而應對可能因關稅戰而下滑的外需。我們對經濟增長的韌性充滿信心。央行可能會通過降息、降準等工具爲市場提供低利率的流動性環境。”楊德龍預測。
正如大家預測,4月7日,國家隊出手“穩股市”,100多家大型上市公司宣佈股票回購計劃。
“中央匯金公司一直是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重要戰略力量,是資本市場上的‘國家隊’發揮着類‘平準基金’作用。自2008年以來,中央匯金公司多次參與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工作,積極提升資本市場的內在穩定性。”4月7日,中央匯金公司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如是表示。
談及下一步動作,中央匯金表示將繼續發揮好資本市場“穩定器”作用,有效平抑市場異常波動,該出手時將果斷出手。中央匯金公司將堅定增持各類市場風格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結構。中央匯金公司具有充分信心、足夠能力,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一系列舉措之下,4月8日開盤,上證指數跌0.07%,創業板指漲1.68%,盤中上證指數漲幅一度破1%,創業板指漲幅近4%。
國家隊出手“穩股市”
先是7日盤中,中央匯金公司發佈公告稱,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充分認可當前A股配置價值,已再次增持了ETF,未來將繼續增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4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表示,堅定支持中央匯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場指數基金,並在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作爲資本市場的“穩定器”,中央匯金在市場波動時扮演着關鍵角色。當股市面臨下行壓力、風險積聚之際,中央匯金常通過增持銀行股或ETF等方式,爲市場注入流動性,提供有力支撐,穩定市場信心。
中央匯金公司參與維護資本市場穩定有哪些資金來源?前述新聞發言人表示,一是資產實力雄厚。作爲國有金融資本受託管理機構,中央匯金公司經營穩健,資產負債表健康。二是現金流充足穩定。中央匯金公司每年獲得穩定的現金分紅,可動用的自有資金規模較大。三是融資渠道暢通高效。經過多年發展,中央匯金公司已建立起覆蓋短中長期限、成熟穩定的市場融資渠道,還可獲得人民銀行流動性支持。
7日晚間,中國誠通官網發佈公告稱,中國誠通旗下誠通金控和誠暘投資增持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和中央企業股票,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中國誠通作爲國務院國資委資本運營平臺,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後續將進一步發揮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功能作用,持續大額增持央國企股票和科技創新類股票,當好上市公司的長期投資者,有力支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隨後,中國國新公告,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堅決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其旗下國新投資有限公司增持中央企業股票、科技創新類股票及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積極支持關鍵領域科技創新,爲維護市場穩定運行貢獻力量。
A股回購計劃刷屏
4月4日,摩根大通修正了其對美國經濟的評估,最新預測顯示2025年第四季度經濟產出將出現0.3%的環比收縮,較此前預估的1.3%增幅明顯轉弱。與此同時,花旗集團也將其對2025年美國全年經濟增長的展望由原先的0.6%調降至0.1%,顯示出機構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加劇。
東吳證券認爲,從我國對美國直接出口依賴度(行業對美國出口佔對全球出口比重)及規模比重(行業出口金額佔對美國出口金額比重)兩個維度審視,特朗普關稅政策對電子、輕工、紡服、醫藥、家電、美護、通信、電力設備等行業影響較大,公用事業、煤炭、軍工等內需主導板塊防禦屬性凸顯。
在此情況下,中國企業如何應對“對等關稅”衝擊?4月7日夜間,中國資本市場迎來積極動向,逾百家上市公司密集披露股份回購及大股東增持方案,這一集體行動顯著提振了二級市場投資情緒。通過真金白銀的資本運作,上市企業向市場傳遞出對公司價值的高度認可,爲近期震盪的A股注入正向預期引導。
具體來看,寧德時代(300750.SZ)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認可,爲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投資信心,擬回購40億元—80億元;中國核電(601985.SH)董事長提議以3億元—5億元回購股份;萬華化學(600309.SH)董事長提議以3億元—5億元回購股份。
券商方面,東方證券(03958.HK)籌劃回購A股股份 ,回購資金預計2.5億元—5億元。國泰君安(601211.SH)4月8日早間公告,董事長朱健提議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公司股份,回購股份的資金總額爲10億元—20億元。
4月8日盤前,招商局集團旗下7家上市公司招商蛇口(001979.SZ)、招商港口(001872.SZ)、招商輪船(601872.SH)、招商公路(001965.SZ)、中國外運(601598.SH)、遼港股份(601880.SH)、招商積餘(001914.SZ)集體發佈公告表示,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及內在價值的高度認可,計劃提速實施股份回購計劃,切實維護上市公司全體股東權益,持續鞏固市場對上市公司的信心,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
中國石化(600028.SH)公司控股股東擬12個月內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系統增持公司A股及H股股份,擬增持金額累計不少於人民幣20億元,不超過人民幣30億元。
4月8日早間,美的集團(000333.SZ)公告,擬以15億元—30億元回購股份,用於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及/或員工持股計劃,回購價格不超過100元/股。
談及上市公司扎堆公佈回購計劃的原因,受訪市場人士表示,當前中美經貿摩擦的“對等關稅”風險疊加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導致資本市場波動加劇。企業通過回購和大股東增持,以“真金白銀”向市場傳遞信心,直接對衝外部衝擊對股價的負面影響。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分析,回購增持行爲體現了估值修復信號、政策協同導向和風險對衝需求的市場態度。大比例回購傳遞了“當前股價低於內在價值”的判斷,也反映監管層與企業共同維護市場穩定的意圖,能夠避免股價非理性過度下跌。短期來看,能夠減少流通股供給,緩解拋壓,對股價形成直接支撐。中期來說,國家隊與上市公司同步行動,有望扭轉悲觀預期,改變投資者情緒,吸引抄底資金,形成“政策底+市場底”雙重確認。長期來說,能夠改變定價邏輯,從博弈轉向價值錨定,推動估值體系重構。
(編輯:夏欣 審覈: 何莎莎 校對: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