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協年會專題論壇聚焦低空經濟安全體系設計

來源:光明網

7月17日,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低空經濟安全體系設計”專題論壇在京舉辦。論壇聚焦低空經濟安全領域的前沿議題,與會專家學者共同爲低空經濟的安全發展建言獻策。

論壇上,中電萊斯信息系統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張明偉作《低空安全體系建設思考與探索》專題報告,隨着我國低空飛行量的快速增長,低空安全需求將呈指數級增長,亟需構建支撐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安全體系,並對低空安全涵蓋的多要素及建設構想進行了分析。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副總師吳強在《從“無形截擊”看反無人機技術水平和發展方向分析》中,結合“無形截擊”反無人機效能測試活動,論述了國內反無人機技術的水平、存在問題及發展方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人系統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李新軍在報告中表示,沒有安全就沒有低空經濟,沒有規模也沒有低空經濟,提出低空開放後安全挑戰更大,需重視空域監管、飛行管控智能化等共識。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物理學院院長夏海雲介紹,激光雷達可實現全域氣象災害遙感與識別預警,爲低空飛行安全提供實測數據支持,能清晰呈現未來1小時內可能影響低空航線的災害天氣。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教授潘衛軍分享了《有人機無人機協同指揮在山火搶險中的探索》,表示通過技術創新突破了山地火災監測難題,提升了救援協同效率。武警工程大學副教授吳虎勝分析FPV無人機在俄烏衝突中的威脅,指出需深入研究其運用模式和反制技術;成都安則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成提出應借鑑外軍經驗,構建“技術研發-戰術訓練-政策規範”聯動的反制教育體系。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殷勇認爲,構建電磁圍欄是滿足低空經濟安全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安徽耀峰雷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富華表示低慢雷達可實現低空飛行器“看得見、分得清、發現快”;中國聯通研究院低空經濟主任研究員王彬則闡述了低空智聯網的優勢並給出發展建議。

在互動交流環節,專家圍繞各項議題展開熱烈討論,進一步凝聚共識,爲低空經濟安全體系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更清晰的路徑。(記者 戰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