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西方的博弈本質上就是一場人類能源革命戰爭。

人類工業化發展到今天,主導着西方國家實際上已經遇到了天花板,蛻變成人類社會進步的守舊勢力。

它們提出所謂“碳中和”實際上就是自己無法進步了,拿出一個新概念來阻止新興國家突破它們的天花板,從而導致它們失去現有的利益。

但是他們想不到的是,中國這個愣頭青卻當真了。

“中國製造2025”戰略本質上就是中國從傳統能源向新能源轉型的戰略。

當西方醒悟過來的時候,發現,中國已經完全控制了新能源技術和產業,光伏太陽能不用講,就連核能發電技術中國實際上已經領先了西方起碼一代。

以新能源爲基礎的第一個大型製造業電動汽車更是勢頭強勁。

於是,中美貿易戰爆發。

然後發展到科技戰,輿論戰和金融戰。

這無關意識形態,更無關民族鬥爭,而是人類革命與反革命的鬥爭。

代表人類新興先進勢力的中國,在這場鬥爭中,扮演了革命領袖的角色。美國則是舊勢力的典型代表,是人類舊社會資本集團的代言人。

我們看到,傳統能源時代的既得利益者正抱團取暖,而新興能源革命者正聚集在中國身邊,這也包括了美國以及整個西方世界內部的革命者。

曾經是堅定反川普的馬斯克這次爲何選擇不留退路地支持川普?

而作爲共和黨小領袖的施瓦辛格卻在大選最後階段反戈一擊支持哈哈姐?

美國這次大選實際上就是整個人類社會革命與守舊勢力選邊站的臨界點。

不是馬斯克有多熱愛中國,而是唯有中國才能實現新晉資本的馬斯克夢想。

也不是馬斯克有多喜歡川普,而是哈哈接代表了舊的金融資本勢力。

而施瓦辛格也不是要反對共和黨,而是他太太就是舊資本的既得利益者。

★在美國,新晉資本與金融資本實際上已經水火不容了。

中國與歐盟的貿易摩擦,實際上本質上也是新的先進勢力與守舊勢力的一場大博弈。

★歐盟選擇對中國電動汽車動手,實際上無關產業成敗,而是昂撒與猶大聯手脅迫歐盟代理人對新興能源產業的一次大進攻。

★所以我們看到中國的反擊既精準又有力度。

反擊要打痛守舊勢力背後的資本,但又要讓歐盟內部的新晉資本看到希望。

中歐此次交手,美國大選之後,新晉資本通往中國的路將會被徹底打通,而守舊勢力的資本將會被阻擋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