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雙休還是單休:本質上是關於高考態度的博弈

近日,長沙市教育局發佈了一則關於高中學校在法定節假日、寒暑假成建制補課的回覆,引發了社會各界對高中生應該單休還是雙休的討論。

爲此,紅網發起了話題投票《長沙高中雙休?節假日嚴禁補課?家長您怎麼看?》。統計顯示,已有超過18萬人次參與了相關話題的投票,其中55%的家長表示支持,40%的家長表示擔憂,還有5%的家長持其他觀點。

這場關於高中生雙休還是單休的討論,實際上是對高考態度的一場深刻博弈。

首先,高考改變人生命運的觀點在家長眼中有動搖的跡象,產生這一改變的原因根本在於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太理想。

一些家長認爲,與其讓孩子在高考前夕拼死拼活地複習備考,最後考上大學,學完之後依舊找不到工作,還不如放棄內卷,直接躺平,讓孩子輕鬆一點。

這的確是一個不得不接受的事實。

據我所瞭解,儘管各級政府各種關於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政策措施不斷出臺,但也依然改變不了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問題,因爲就業不是單向的選擇,而是雙向選擇的過程。

一方面,大學認爲自己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十分優秀,能夠適應社會的需求。

然而,另一方面的用人單位卻認爲這些畢業生不符合他們的崗位需求。

這實際上反映出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用人單位之間仍然存在脫節的矛盾。

這也是造成畢業生高不成低不就的重要原因所在,最終影響就業率。

最近,一些高校已經看到這個問題,在逐步從企業技術人員中引進優秀人才充實教師隊伍。

例如,華中科技大學前不久就從華爲引進了一名優秀技術人才擔任教授。

因此,當家長們看不到高校畢業生強有力的就業率時,難免會有一些心理疑慮,由此也就支持高中生雙休了。

因爲他們認爲高考的決定意義並不大,不管有沒有讀大學,最後的結果相差都不大,反正都是找不到工作,也就沒有必要這麼拼了。

其次,在反對雙休的家長中,他們從心底依然是秉持高考可以改變命運的觀點,雖然不一定十分堅定。

在我看來,這纔是真正的人間清醒。

因爲高考前夕的複習備考事關重大,甚至事關孩子一輩子的幸福生活。

雖然當前高校畢業生的確遇到了就業困境,但讀了大學總比沒有讀大學好。

當經濟形勢好轉之時,大學生就業也有必然會扭轉頹廢的局面,迎來形勢大好的時候。

雖然大學裡學得專業知識今後不一定能派上用場,甚至不符合用人單位的需求,但是在大學裡面感受到的學習氛圍以及養成的學習能力,一定會在將來爲你帶來驚喜。

畢竟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在同等條件之下,多一天的複習時間,少一天休息,說不定能夠在高考當中考出更高的成績,就讀更好的大學。

能夠就讀更好的大學,意味着今後可以選擇的權利也就更大一些。

短暫的辛苦,換來的卻是今後更好地享受,這又何樂而不爲呢?

我們不是常說不要在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嗎?

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請留言發表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