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指控 境外間諜利用快遞竊取稀土
福州交易會展示的稀土加工產品。(中新社資料照片)
隨着中國大陸收緊稀土供應,全球各國都在試圖保障稀土供應鏈安全。不過,根據港媒報導,中國大陸指控,有某國的境外間諜利用快遞竊取稀土。
隨着中國大陸收緊稀土供應,全球製造商擔心,北京方面限制稀土合金、混合物和磁鐵出口的決定,可能減少產量。因此,目前全球各國都在試圖保障稀土供應鏈安全,以減緩中國大陸對該材料的控制。
據《日經新聞》17日的報導,日本和歐盟考慮建立合作伙伴關係,雙方將共同開發稀土等關鍵礦物的供應鏈,以便在稀土領域減少對中國大陸的依賴。
而中國大陸國土安全部今(18)日則披露,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及其代理人企圖勾連策反境內不法分子,利用寄遞手段竊取稀土相關物項,帶來國安的嚴重危害。
根據《鳳凰網》報導,中國大陸國土安全部指控「某國」承包商一方面通過更換包裝僞造「非中國原產」標籤後轉口偷運至其國內;另一方面企圖採取虛報含量成分、僞報品名、快遞小包多次少量、更換運輸管道等方式,將中國大陸稀土等出口管制物項非法輸送出境。
據臺灣《科學月刊》7月號介紹,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S)是指化學週期表上的17種元素,包括鑭系的15種元素以及鈧、釔,是從難溶於水的氧化物礦石中提煉而來。2020年全球稀土氧化物(Rare earth oxide,ROE)產能有14萬公噸,市場價值爲88億美元。
在應用上,成大博士後研究員廖柏霖指出,鑭、鏑、銪、釤用在LED顯示器、高端光學玻璃、照相機鏡頭。釔、釤、釓用於醫療的放射治療、磁振造影。鑭、鈰、釹用於引擎的尾氣催化轉化以降低污染。釤、鏑、釹、鉺可以和鐵硼合金,製成永久磁鐵,是最優異的永磁材料,用於電動車、風電機。
長期觀察地球資源的餘炳聖在《科學月刊》撰文指出,稀土在地殼中的含量其實並不稀少,例如鈰平均含量爲0.01592 %,比銅(0.01%)、鎳(0.008%)、鉛(0.0016%)都還要多。只是在地殼中相當分散,通常尚未達到商業開發的價值。且稀「土」也不是實際意義的「土」,而是氧化物或化合物。在稀土選冶的過程,大量使用酸鹼有機萃取劑,容易產生含氟廢水、硫酸鹽,嚴重污染土壤水質。
餘炳聖引述美國地質調查局資料顯示,全球稀土分佈,儲量相對集中於中國大陸(35.20 %)、俄羅斯(16.80%)、越南(17.60%)、巴西(16.80%)、印度(5.52%)、澳洲(3.20%)和美國(1.44%)等七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