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擴大管制正負極材料、製造設備… 立凱電兩邊並進 搶攻非中商機

立凱電舉行法說,朱瑞陽表示,地緣政治帶來商機,中國對於LFP電池正極材料管制提升,今年7月中國針對高壓實密度磷酸鋰鐵電池,禁止正極材料相關技術出口。

中國10月祭出稀土出口管制,同時間也針對高壓實密度鋰鐵電池的正極材料,包括產品與製造設備,進一步管制措施。三元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猛正極材料都在管制範圍,大家更重視非中供應鏈的安全性,需要掌握自有鋰電池技術和產能。

立凱電是中國以外,少數擁有完整LFP鋰電池正極材料製造技術與專利的公司之一,積極開拓技術授權。目前歐洲、澳洲都有授權合作案正在洽談,土耳其到中東也有客戶接觸。

甚至還有客戶希望不只授權合作,期望立凱電自行生產,公司正在評估中,接下來可能朝自行生產和授權生產兩邊並進。

朱瑞陽指出,立凱電正在桃園新廠區規劃一條第四代磷酸鋰鐵電池試產線,預計明年1月試量產,希望藉此爭取更多合作機會。

立凱電今年前三季營收3.36億元,年減19.06%,上半年稅後淨損1.36億元,每股稅後淨損2.01元。立凱電今年出售桃園廠房,出售價格逾八億元,處分利益估約五億元,將在今年認列。

朱瑞陽表示,美國關稅戰下,手上授權合作案洽談推進有一些延遲,實際發酵還要時間。

立凱電爲LFP電池的正極材料大廠,面對中國電池供應鏈的產能與價格競爭,公司長期處於虧損狀態。

朱瑞陽直言,臺灣的LFP正極材料年產能僅約2,000噸,相比起中國年產400萬噸,規模天差地別,很難正面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