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標準化協會可持續商業與品牌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 助力中國可持續標準與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林秋彤 北京報道

在可持續發展成爲全球重要戰略機遇的背景下,中國標準化協會可持續商業與品牌工作委員會(簡稱“可持續商業與品牌工作委員會”)於3月28日在北京正式成立。

上述平臺的設立,標誌着中國企業在全球可持續價值鏈治理和規則制定中邁出重要一步。中國標準化協會秘書長張秀春,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原副會長於平,聯合國經社部公共機構和數字政府司司長、可持續發展目標司代理司長朱巨望(視頻)等出席成立大會併發言。同時,來自數字服務、新能源、智能製造、消費等領域的30餘家領軍企業和創新型企業代表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

委員會聚焦可持續標準助力可持續品牌創建這一核心議題,旨在推動企業深入參與並積極引領國際可持續商業標準制定,提升中國企業在全球可持續價值鏈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助力中國可持續標準與中國品牌走向世界。可持續商業與品牌工作委員會首批成員企業包括隆基綠能、美的集團、華熙生物、科大訊飛、海爾集團、亨通集團、銀河航天、喜茶、奧普智能、亞廈、香飄飄等。

中國標準化協會秘書長張秀春在致辭中說,當前,我國多個產業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成爲全球領軍力量,委員會的成立將推動中國企業深入瞭解並充分利用自願性可持續標準在全球經貿規則制定中的核心價值,爲提振全球可持續發展進程貢獻中國標準方案。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原副會長於平表示,委員會爲中國工商界提供了寶貴平臺,使企業能在國際舞臺上參與可持續商業規則的塑造。他強調,中國在新能源、數字經濟等領域已具備全球領先優勢,有能力將可持續發展經驗轉化爲國際標準,並引領可持續商業與品牌相關的國際議題設置。

聯合國經社部公共機構和數字政府司司長、可持續發展目標司代理司長朱巨望在視頻致辭中表示,委員會的成立進一步凝聚了中國工商界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領導力和創新動能,希望中國企業積極分享最佳實踐和創新成果,與全球夥伴共同探索全球價值鏈可持續轉型。

可持續商業與品牌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表示,委員會將推動中國企業實現從“規則參與者”到“標準引領者”的成長,通過在標準化領域的軟實力建設,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可持續商業發展的價值內核和實踐成果。

可持續商業與品牌工作委員會首任主任委員蔣利介紹,委員會將重點圍繞三大方向開展工作,一是以標準爲引領,推動企業參與制定可持續商業價值國際標準,二是開展“可持續商業與品牌發展”課題與案例研究,挖掘可持續品牌創建中國樣本,促進研究成果在國際多邊平臺上發佈和共享,三是舉辦可持續商業國際對話與商務考察,助推國內外可持續商業最佳實踐的交流與分享,加深中國企業與國際社會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對話。

大會還重點討論了委員會正在參與推動的《可持續品牌創建指南》的制定進展,該標準由自願性可持續標準中國平臺等多家機構共同發起,是全球首個關注“可持續品牌”的自願性可持續標準,號召企業以商業和品牌的力量爲可持續發展做出實質貢獻,併爲企業提供可持續品牌創建的系統性框架,預計將於2025年下半年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