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司登:讓中國品牌成爲世界潮流風向標

本報特約記者 李 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一件羽絨服加上人工智能技術,將會給服裝行業帶來哪些變化?全國工商聯紡織服裝業商會理事長、波司登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高德康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從波司登的探索入手,講述企業如何推動AI技術在智能設計、趨勢預測、精準營銷等領域落地創新應用。自1976年創立以來,波司登伴隨國家改革開放的步伐,走過了近半個世紀的奮鬥歷程,成爲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壯大的生動縮影。四次關鍵跨越和重要轉型高德康告訴記者,49年來,波司登以品牌爲引領,經歷了四次關鍵跨越和重要轉型:第一次是1976年,從8臺縫紉機的縫紉組起步,立下“一羣人、一輩子、一件事”做羽絨服的志向;第二次是1992年,註冊“波司登”商標,從代工生產轉向品牌化運營,開始以自主品牌參與市場競爭;第三次是2007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站上品牌國際化的新起點;第四次是2018年以來,波司登二次創業,以品牌爲引領,產品、渠道、供應鏈等全方位升級,見證中國品牌崛起和消費升級的時代浪潮。在高德康印象中,中國人的穿衣需求變化,也見證了中國經濟的崛起,已經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從“功能性”邁向“價值感”。從市場短缺經濟時期的“穿暖”剛需,到現在中國羽絨服行業產銷兩旺、市場繁榮,成爲冬季服裝市場的主導品類。現在,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個性化、科技感與時尚表達,需求層次更加豐富、更加多樣化。去年首款由AI智能設計落地的波司登單殼衝鋒衣系列,市場反饋非常好。“在服飾智能設計領域,我們構建了行業最大規模的創意產品數據庫和算法模型。” 高德康介紹稱,通過AI技術實現款式裂變以及色彩、面料、圖案的優化,頭樣開發時間從100天降至27天。他認爲,當前服裝企業要打造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首先是要讓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技術深度一定要綁定產業需求,不斷優化AI技術在產業鏈垂直領域的創新場景,真正將前沿科技轉化成消費者可感知的價值。ESG是“必答題”2024年10月,波司登宣佈戰略投資全球知名潮奢羽絨服品牌慕瑟納可(Moose Knuckles)。在消費分級趨勢下,波司登如何平衡中高端市場與大衆市場的佈局?高德康認爲,消費分級的本質是需求分層。隨着消費者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個性化,服裝消費市場更加細分,作爲品牌企業來說,就是要以高質量滿足消費需求爲出發點,積極開發新產品、新服務,開拓細分市場,實現差異化競爭和錯位發展。據介紹,波司登品牌會重點在中高端羽絨服市場發力,雪中飛品牌會專注高性價比大衆羽絨服市場。“在高奢滑雪市場我們有博格納(波司登引入並經營的德國奢華運動時尚服飾品牌——編者注),在潮奢羽絨服市場佈局了Moose Knuckles來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高德康強調,波司登始終聚焦羽絨服核心主業,完善品牌矩陣,打造主業核心競爭力。2024年11月12 日,波司登在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中國角”舉辦的共建綠色“一帶一路”的全球企業暨首屆亞布力可持續發展年會上,積極響應全球氣候治理號召,發佈“1+3+X”ESG(環境、社會、治理)戰略及碳目標,確立“以消費者爲導向,引領可持續時尚”的ESG戰略願景,並設定了“2038年前實現運營環節淨零排放”的碳目標,爲企業可持續發展規劃了明確的減碳路徑,展示了中國企業的氣候行動與解決方案。對此,高德康表示,ESG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是中國品牌揚帆出海的“綠色通行證”。“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佔據優勢地位”高德康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的代表,親歷中國企業、中國品牌、中國產品走向世界,通過塑造產品品質、研發設計、技術標準等方面核心競爭力,改變了全球消費者對中國製造、中國品牌的傳統認知。“在我們看來,中國品牌走向全球,不僅僅是產品或者渠道,還包括品牌影響力、設計、人才、資本、產能、市場等多種生產要素的跨國流動和資源配稱。” 他表示,“我們要努力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通過品牌看見中國的‘溫度與力量’”。最近幾年,波司登在英國等地開拓市場。2012年倫敦奧運會前夕,波司登投資3500萬英鎊在倫敦開設旗艦店。同時,波司登通過參展國際時裝週、國際展會,以及品牌的全球推廣傳播,向全球展現中國品牌的專業實力和時尚創意。現如今,中國品牌不斷邁向全球產業價值鏈的中高端,是非常明確的方向。波司登將在穩固國內市場的同時,通過國際化的生產資源佈局、供應鏈資源佈局、海外銷售佈局,以及國際化的品牌推廣等,不斷進行穩健的海外市場試水和探索。同時,以長期主義和責任擔當深耕國際市場,傳遞文化自信:中國品牌也能在全球中高端市場站穩腳跟,成爲全球消費者首選的羽絨服品牌。2025年在京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強調,新時代新徵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爲,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高德康表示,波司登堅定不移走品牌引領、自主創新、綠色轉型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一是深耕核心主業。堅持品牌引領的發展模式,做強品牌經營的核心能力,以東方智慧、國貨匠心,面向世界講好中國品牌故事,推動品牌邁向全球產業價值鏈中高端。二是錨定科技創新。加大在科技創新研發方面的專項資金投入,持續發力新材料、新品類、新科技、新專利、新標準的開發和應用,以科技賦能產品的革新與升級,以高質量的產品創新豐富市場供給。三是深化數智轉型。加快推進新一代數字技術和羽絨服傳統的經營模式深度融合,推動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爲代表的數字創新,落地應用到企業經營管理全過程。同時,發揮好鏈主企業引領作用,圍繞產業鏈佈局創新鏈,帶動產業鏈協同創新和可持續發展。高德康表示,“民營企業家唯有胸懷強國之志、堅守長期主義、踐行國家戰略,才能不斷增強企業發展韌性,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佔據優勢地位,讓中國品牌成爲世界潮流的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