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9月對美出口下降 但全球出貨量增幅創6個月新高

中國海關總署最新公佈數據,中國9月出口表現亮眼,以美元計價出口年增8.3%,創下6個月來最快增速,進口亦大增7.4%,創逾一年新高。中國對美出口則連續6個月下降,9月較去年同期下降27%。

綜合路透、美聯等媒體報導,中國13日公佈9月的海關數據,中國對全球出口年增8.3%,達到3285億美元,超過經濟學家的預期,也明顯優於8月的4.4%的年成長率。而單月計算,9月進口成長7.4%,更大大優於8月的1.3%年成長率。

隨着美中貿易關係持續惡化,自4月以來,中國對美出口連續6個月下降,其中在8月下降33%之後,9月再減少27%,都是雙位數的降幅;從美國進口也連續6個月,每月呈現雙位數跌幅下降,9月從美國進口再下降16%,使今年首9個月雙邊貿易順差收窄至2086億美元,遠低於去年同期的2580億美元。

相反中國對歐盟、東南亞、非洲及拉美的出口分別增長14%、15.6%、56.4%及15%。

分析師普遍認爲,中國對美國以外地區出口激增,有效抵銷對美貿易萎縮。在數據公佈後,愈來愈多分析更猜測中國貿易是否在「去美化」。

分析指,中國在這時候公佈外貿數字是一個非常強烈的信息,表明有能力通過擴大對其他地區的出口,彌補對美出口的減少,不再依賴美國市場。美國現在只佔中國直接出口的不到10%,擺脫對美國市場依賴不僅是經濟上的,而且極具地緣政治震撼力。

美聯社引述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駐香港高級經濟師吳卓殷(GaryNg)指出,儘管美國大幅上調關稅,但中國出口仍保持韌性。

在中國上週公佈管制稀土出口後,總統川普威脅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並對「關鍵」軟體實施出口管制,中美緊張關係再度升溫,川普甚至威脅不會在南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

但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說,強勁的數據將成爲中國與美國貿易談判的底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