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科學城北區今年將新增141萬平方米產業空間
本報訊(記者王斌)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2025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產業空間推介大會上獲悉,今年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將釋放141萬平方米新質產業空間,主要集中在永豐、翠湖、上莊和中關村軟件園。未來三年,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將有368萬平方米產業空間陸續釋放,爲中關村科學城的產業落地提供有力支撐。
翠湖、永豐兩大組團是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的主要產業創新集羣,已入駐科技企業1400餘家,其中收入過億企業103家、獨角獸企業24家、上市企業5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0家,園區企業總收入4500億元。
近年來,隨着故宮北院區、北部醫療中心、蘇家坨中心醫院、西北旺體育中心等新項目落成,北清路快速化改造完成,以及未來清華醫學院、兒童醫院、北部文化島等新的重大項目引入,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必將實現“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發展願景。
“未來,中關村科學城北區不僅是海淀區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的戰略腹地和發展縱深、輻射帶動北京西北部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更是北京打造高精尖產業創新集羣的優質空間,將成爲彰顯北京生態人文優勢、文化科技融合的典範區域,引領中關村科學城奔向世界舞臺。”海淀區北部開發辦副主任紀妍介紹。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產業空間主要集中在永豐、翠湖、上莊和中關村軟件園4個集中建設組團,以及部分組團外的“一鎮一園”集體產業用地。總產業建設規模約2100萬平方米,其中已建成約1000萬平方米,在建約400萬平方米,待供應產業空間約700萬平方米。
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產業空間管理處處長董崢透露,未來三年,11個專業化、特色化的產業園區將陸續建成,聚焦人工智能、醫藥健康、具身智能、商業航天、集成電路產業。368萬平方米產業空間陸續釋放,爲中關村科學城的產業落地提供有力支撐。
2025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產業空間推介大會上,舉行了中關村科學城北區活力地圖點亮儀式,向公衆展示了北區產業園區、交通樞紐、教育、醫療等核心資源,標誌着北區產城融合邁入新階段。
在“北區城市同行者”授牌儀式環節,認知光子、星辰研究院、科微量子、穿越者、中科天算、博清關等11家新入駐企業和國網北京海淀供電公司、升宇科技、海博思創3家戰略合作企業授牌,進一步夯實北區產業生態的多元化基礎,推動北區產業空間的優化升級,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創新生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