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目標2035年「臺海內海化」學者示警:中國商船艦隊是威脅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30日舉辦「中共舉辦九三閱兵活動內外目的與意涵」座談會,出席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右起)、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副主任張國城一起合影留念。(姚志平攝)

根據國防部最新的「114年中共軍力報告書」指出,共軍期望2035年前實現全面軍事現代化,完備對臺聯合封鎖及「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等能力,實質達「臺海內海化」目的,同時也恐「由訓轉戰」或「由演轉戰」;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表示,中國目前的海上力量有海軍、海警以及「商船艦隊」,都能對臺灣造成實質威脅。

蘇紫雲表示,國防部29日公佈的這份報告有很大的進步,更客觀的呈現中共的威脅,同時也針對中國在2023年所謂「可能具有封鎖臺灣的能力」,這別是水面以及空中的禁航區,都是更務實的評估。

他說明,國防部的評估依據就是來自客觀的標準,例如中國正規的兩棲登陸艦,包括船塢登陸艦「075型兩棲攻擊艦」、直升機航艦「076型兩棲攻擊艦」,還有072型戰車登陸艦等,如此可以算出野戰投射的能力,再加上中國擁有龐大的商船艦隊。

蘇紫雲進一步指出,依照聯合國統計,中國目前的海上力量有3個,包括傳統的海軍、海警,第3個是鮮爲人知的商船艦隊,包括滾裝輪、貨櫃輪跟散裝輪等的,所以這3個海上力量的組合,屆時很可能會對臺灣造成更實質的威脅,我們絕對不會輕忽。

針對中國93閱兵將集結極權國家的領袖,美國聯邦參議院軍委會主席維克(Roger Wicker)這時來訪所釋放的訊息;蘇紫雲分析,民主國家在紀念二戰的諾曼第、珍珠港戰役時,採取的是一種比較和平的紀念方法,比如緬、希望戰爭的悲劇不會再重演,這跟中共、俄羅斯採取展現軍事力量的威嚇方法完全不同。

他認爲,維克這次在93閱兵前率團來臺彎,一方面是給予臺灣支持,展現美國的安全承諾,二方面是美國的參議院將在9月份會審議新版的國防授權法,所以更有助於臺美互信以及強化臺灣防衛能力,嚇阻中共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