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軍演劍指華府 衛報:臺3大原因須對美支持謹慎

川普過去曾展現出極具交易性、對臺灣也抱有負面觀感的立場。(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中共東部戰區於1日發動聯合軍演,出動軍艦、戰機,甚至發佈一些諷刺性的宣傳影片,對臺灣政府進行「警告與懲罰」,北京所謂的理由是「分裂活動」。對此,英國《衛報》分析指出,雖然美國支持臺灣,但必須注意3大要素,對美支持須謹慎看待。

報導指出,這三大因素分別爲,華府官員和川普本人的實際舉措仍存在落差,而白宮內部也有派系角力,對中鷹派並非主導,更重要的是,美國對臺立場還是川普說了算。

赫格塞斯仍在亞洲之際,《華盛頓郵報》報導一份五角大廈內部機密備忘錄,指示國防重心應優先放在嚇阻中共武統臺灣,同時從中東與歐洲等其他戰略區域抽身。赫格塞斯的發言與該備忘錄內容,對臺灣而言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安撫。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中國大陸研究主任艾倫(Bethany Allen)指出,相關訊息對印太盟友而言是一項強力保證,顯示美國將持續維持軍事存在。一位臺灣官員則向《衛報》表示,臺灣對赫格塞斯的發言深表感激,並認爲這與美國長期強化臺灣防衛能力的政策一致。

雖然對於備忘錄內容,總統府未做迴應,但臺灣政府在公開與私下都強調,對美國的承諾並無疑慮——儘管分析人士認爲臺北近期行動(如派代表團赴華府、承諾增加國防預算、推動重大半導體合作)多少反映了某種程度的不安。

不過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常務董事但若雲(Rorry Daniels)強調,臺灣須謹慎行事,「避免讓美國看起來被拖入一場高代價戰爭」。相較於前任總統,賴清德在兩岸問題上採取了更具對抗性的立場,「川普政府是否將臺北的行爲視爲升高衝突,對其應對方式有重大影響」。

儘管赫格塞斯的發言對臺灣是一個正面訊號,但分析人士提醒仍應保持保留態度。有些人指出,美國官員說的與做的之間、與川普本人說法之間,往往存在落差。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者莊嘉穎(Ja-Ian Chong)表示:「大家對川普政府的擔憂之一,是其注意力容易轉移,現在承諾的事未來不一定會實現。」

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政治學者郭泓均(Raymond Kuo)認爲,赫格塞斯的發言延續並強化了歷屆政府「重返亞洲」的政策,但也受到內部派系角力影響,「本屆政府中的對中鷹派,其實在近期的外交政策討論中並不是主要推動者,這從他們對格陵蘭、巴拿馬運河和加拿大的處理方式可以看出」。

郭泓均警告,川普擁有最終決策權,而他過去曾展現出極具交易性、對臺灣也抱有負面觀感的立場。此外,還存在可信度問題。莊嘉穎指出,川普團隊對盟友的態度令人質疑他們是否真能、也願意與區域內的夥伴合作。而北京正密切關注。傳出川普與習近平之間可能正在安排會面。

布魯金斯學會中國大陸中心主任何瑞恩(Ryan Hass)表示:「川普在與習近平會面時若能釋出明確訊號,表明維持現狀的決心,將至關重要。威懾效果取決於實力與意志。」他總結道,「赫格塞斯的發言與備忘錄內容,確實對此有所幫助,但最終,北京將以川普本人爲衡量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