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稀土審批提速 外媒:歐洲穩了 但在美國還得等等

中方稀土審批提速,外媒:歐洲穩了,但在美國還得等等。(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觀察者網引述路透當地時間27日報導,隨着中國稀土磁鐵的出口開始流通,整個汽車供應鏈大規模停產的威脅正在消退。另據彭博社報導,當地時間27日,美國福特汽車的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在科羅拉多州露面時仍在抱怨,過去3周,該公司因稀土磁鐵短缺被迫關閉工廠,但未詳述更多細節。

歐洲汽車供應商協會(CLEPA)的市場事務主管尼爾斯·波爾(Nils Poel)證實,歐洲供應商已獲得足夠的許可證,避免了本月早些時候預測的大範圍生產中斷。

6月初,CLEPA曾擔憂,從4月開始向中方提交的數百份許可證申請中,僅有約四分之一獲批,多家歐洲零部件工廠和生產線已被迫關閉。若未找到解決方案,預計三到四周內將有更多生產線停產。

6月26日,中國商務部表示,已經依法批准一定數量的歐盟稀土出口合規申請,並將持續加強合規申請的審批工作。27日,商務部另就中美倫敦框架的有關情況迴應表示,中方將依法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出口申請。美方將相應取消對華採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波爾告訴路透,中方許可證發放速度正在「加快」,已從25%提升至60%,目前仍有數百份許可待批。他同時補充稱,如果終端用戶位於美國,或者產品經印度等第三國轉運的情況,則需要面臨更長時間的審批,或者無法得到優先處理。

「總體來看,我們可能在7月仍能維持生產,而且影響也是可控的,」波爾說,「或許個別生產線會受影響,但目前我們已經避免了大規模停產的可能。」

德國車企大衆集團在一份發給路透的聲明中證實,其稀土組件目前供應穩定。另一歐洲汽車巨頭Stellantis也表示,已解決近期生產擔憂。

另據彭博社報導,當地時間27日,美國福特汽車的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在科羅拉多州露面時仍在抱怨。他聲稱,過去三週,該公司因稀土磁鐵短缺被迫關閉工廠,但未詳述更多細節。

吉姆·法利還稱,這種情況表明,有必要發展關鍵汽車零部件的美國國內供應鏈,「沒有中國,我們買不到任何高性能磁鐵。我們造不出這些東西。」

今年4月,美國總統川普對華加徵畸高關稅後,中方迅速出手反制,包括對一系列關鍵礦產和稀土磁鐵實施出口管制。《華爾街日報》援引數據稱,4月後,西方企業的磁鐵供應量驟減,給全球汽車、國防和電子產品製造商帶來衝擊。5月份,對美稀土磁鐵出口同比下降93%。

此前有業內人士透露,中方正在建立出口許可制度。隨着管制影響顯現,美西方企業指責中方「稀土武器化」,企圖展開對華輿論戰。中國外交部此前已明確表示,中方出臺的出口管制措施符合國際通行做法,是非歧視性的,不針對特定國家。

據路透報導,一家美國領先汽車供應商的高管,以及一名瞭解歐洲主要車企供應鏈的知情人士透露,兩週前,汽車行業一度陷入「全面恐慌」,但隨着中國許可證的審批開始提速,突然停產的威脅已有所緩解。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歐洲官員也告訴路透,中方正爲歐洲企業審批「最低限度」的關鍵許可,以避免生產停擺。

美國磁體制造商Dexter Magnetic Technologies擁有國防相關的客戶。其首席執行官卡什·米什拉(Kash Mishra)則對路透表示,自4月以來,該公司提交的180份許可只獲批5份,且全部用於非國防領域。

「這是一個長期延遲,」他發起牢騷來,「供應商要花45天才能辦好文件,之後還要再等45天左右才能拿到許可證。」

美媒《華盛頓郵報》此前援引分析說,中國的稀土磁鐵出口許可制度是永久性的,中方不會允許美國客戶囤積稀土。

《華爾街日報》亦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稱,中方最近幾周要求在華稀土企業提供相關人員名單,其中包括專業人員的具體專業知識、教育背景、研究背景和個人信息。此舉的目的是,建立一份正式的中國稀土專業人員名錄,並密切關注這些人員,以確保他們不會出國泄露機密。

報導稱,這一名單涉及上游企業,如稀土加工企業,以及下游企業,如利用這些加工過的礦物製造稀土磁鐵的企業。

報導認爲,這一舉措表明,中國對稀土資源的管控正日益具有重要地緣政治意義,稀土作爲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子產品和武器裝備的關鍵材料,始終是中美貿易領域核心焦點所在。

6月26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表示,中國一貫高度重視維護全球產供鏈的穩定與安全,依法依規不斷加快對稀土相關出口許可申請的審查,已經依法批准一定數量的合規申請,並將持續加強合規申請的審批工作。中方願就此進一步加強與相關國家的出口管制溝通對話,積極促進便利合規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