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無人島 宜蘭再啓保釣之路

「重返無人島」向蘇澳漁民致敬-紀實短片放映座談會今天在宜蘭縣南方澳南天宮舉行,盼讓人瞭解漁民拚生存、拚生計、拚尊嚴的保釣故事。圖爲2012年9月25日蘇澳漁民挺進釣魚臺畫面。(本報資料照片)

保釣運動核心人物之一林孝信在2015年過世,適逢他過世10週年,釣魚臺教育協會舉辦「未竟的光復」系列活動,今天(2日)下午在宜蘭縣南方澳南天宮舉辦「重返無人島」向蘇澳漁民致敬-紀實短片放映座談會,瞭解漁民拚生存、拚生計、拚尊嚴的保釣故事。

釣魚臺教育協會指出,今年是臺灣光復80週年,但釣魚臺列嶼仍在日本侵佔狀態,保釣的目標仍是未竟的志業,做爲致力於釣魚臺教育推廣的民間團體,不只高舉保衛釣魚臺主權的旗幟,更走入宜蘭漁村,紀錄漁民如何看待失去的漁場。

南方澳南天宮舉辦的「重返無人島」向蘇澳漁民致敬-紀實短片放映座談會,是在今天下午5時舉行,是由釣魚臺教育協會、南方澳南天宮主辦,宜蘭縣南方澳文化產業發展協會、宜蘭縣討海文化保育協會協辦,大家共同觀影、聆聽分享。

播放的紀實短片「重返無人島」,紀錄南方澳漁民對釣魚臺的印象與情感,「無人島」指的就是釣魚臺,這片海域漁產豐富,但海象也變幻難料,「拚無人島」是漁民世代相傳的精神。

與談人之一、宜蘭縣南方澳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蔡源龍說,雖然在釣魚臺12海里外可以作業,但漁具因海流漂到12海里內,常引發越界與否等爭議。他強調,沒有主權就沒有漁權,希望藉由這場座談會能重新喚醒民衆、漁民對釣魚臺的重視。

「未竟的光復」從宜蘭縣出發,在南天宮以「重返無人島」開場,釣魚臺教育協會表示,後續將舉辦抗議活動,也會規畫在校園、獨立書店、社團等舉辦「重返無人島」等3部紀錄片放映與座談,讓保釣運動傳承、省思、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