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舊將王棟:被欠薪時付不起孩子的住院費,做餐飲我有底線

7月30日,圍觀體壇發佈了對曾經效力過北京國安、深圳紅鑽等隊的球員,現在是大吉利老闆的王棟進行了採訪,他回憶自己職業生涯被欠薪時的艱苦歲月。

王棟的球員生涯起點很高,17歲就進入北京國安一線隊的名單,並且作爲1985-86年齡段的選手,入圍北京十運隊。那支球隊裡,還有閻相闖、黃博文、王超等球員,王棟是十運隊的隊長。

“那時候我的抗壓能力也差,在(國安)一線隊6年,累計上場比賽大概不到10次。(2010年)再不走我就真廢了。就不相信自己踢不了。”

王棟的下家是深圳紅鑽,在法國名帥特魯西埃手下,他獲得器重,打上了主力,後來還成爲深圳隊長。但好景不長,深圳隊從中超降級,又遭遇欠薪危機,球隊里人心惶惶。

那一年,他的妻子生了一對龍鳳胎,因爲不足月,出生後一直住在醫院保溫箱裡,一天就是2千多的費用,前後花了十幾萬。但因爲欠薪,王棟沒錢,找到深圳隊老闆懇求發點去年的錢救急,卻被告知俱樂部“自身難保”。

正是在這段時間,王棟開始考慮退役和之後的事情。“那段時間我有充足時間去思考人生。黃金年齡30歲退役確實可惜,我不甘心,但踢球這個職業,並沒有讓我在物質上或者精神上有獲得感,那我只能另找出路。”

王棟的出路,是餐飲,精確的說,是廣東潮汕牛肉火鍋,這是他踢球時就隱隱萌發的念頭。

“當年在廣東踢球的時候,一些來廣東客場踢比賽的北方球隊朋友,我會安排他們到牛肉火鍋店去嘗試,大家的反響都特別好,這就給了我一些啓發,一些信心。”

在潮汕,他找到當地一家正宗火鍋店,當起了後廚小工,在4個月時間裡,他每天早上8點上班、晚上11點下班,擠在8個人一間的上下鋪宿舍裡,在沒有空調的夏天忍受潮溼悶熱。回顧這4個月的學徒經歷,王棟感慨:“沒辦法,爲了生存嘛。”

2015年,學到手藝的王棟回到家鄉天津,開了一家名爲“大吉利”的潮汕牛肉火鍋店,創業之初,他每天凌晨起牀進貨,深夜關門回家,一天天堅持下來,火鍋店慢慢做出了口碑。

王棟的餐飲能做得風生水起,按他自己的話說,因爲他有着一個天津人的美食品味。“我有天津人愛吃會吃的特徵,從接觸潮汕牛肉火鍋起,一切都在改變,人們通常會感慨踢球和做餐飲這兩種職業的巨大差異,(能成功)或許就是因爲我對美食的敏感吧。”

“在剛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其實可以說我當時是一個門外漢,我花重金從汕頭請來了非常有名的師傅,我也非常尊敬他們,非常看重他們的建議。”

但王棟也有自己的原則,做就全力爭取做到最好,這也是當年踢球經歷的某種反襯。“我非常清楚記得有一次我在比賽的時候,因爲比賽態度出現問題了,全場幾萬球迷噓我,這件事我是終身難忘的,那麼轉行做餐飲,不想再被我的顧客噓了,絕對接受不了這個事情。”

“我們每天要從無數頭牛身上取材,每頭牛隻選取30斤到50斤左右的牛肉,顧客吃到的每一口牛肉,實際上都是一頭牛身上最精華、最難得的這些部位。到今天,我可以肯定的說,大吉利已經壟斷了天津市場上最高質量的新鮮牛肉。”

“曾經非常遺憾的開除過兩位師傅,第一位告訴我,調牛骨湯要用一些添加劑,第二位告訴我,做牛肉丸要用機器,而不是用這個人工的手錘。那麼我有我的底線,他們二位的這個理念,觸碰了我們的底線。”

王棟早年因爲人緣好、組織能力強,在北京十運、深圳紅鑽等球隊都當過隊長,如今管理餐飲,組織與凝聚團隊的能力也很重要。從他的生意經裡,你能聽出當年球員生涯的影響。

“踢球的經歷,對我經營企業也是有影響和思考的。比如當年的國安隊,論資排輩的現象很嚴重,這就嚴重壓制了新人的空間,也影響新老交替。而我在企業裡明文規定,只要是有能力的優秀人才,不論什麼資歷,都可能獲得提拔,這樣纔有助於企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