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財辦:推動土地流轉費用穩定在合理水平
中財辦:推動土地流轉費用穩定在合理水平
2月24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有關情況。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在發佈會上表示,23日發佈的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要位置,強調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我國糧食總體上不是供大於求,而是仍然處於供求緊平衡狀態。
對健全土地流轉管理服務制度,中央財辦副主任、中央農辦副主任祝衛東在會上表示,中央一號文件鼓勵各地通過發佈流轉價格指數、實物計租等方式,推動流轉費用穩定在合理水平,這樣既可以避免流轉費過低損害農民利益,又可以防止流轉費過高影響農業競爭力。
健全土地流轉管理服務制度
關於規範承包地經營權流轉、保障農民合法權益,祝衛東表示,一號文件對此專門作了強調和部署。在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通過承包地“三權分置”,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也是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重要方面。近年來,農村土地承包關係保持穩定,承包地經營權流轉總體上是規範有序的,但一些地方也出現了違規操作的問題,一號文件對此作了強調。
一是準確把握土地流轉政策要求。中央的要求很明確,承包地經營權流轉要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不得違背承包農戶的意願,不得損害農民權益,不得改變土地用途,不得破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生態環境。要把握好土地經營權流轉、集中、規模經營的度,與城鎮化進程和農村勞動力轉移規模相適應,與農業科技進步和生產手段改進的程度相適應,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提高相適應。
二是健全土地流轉管理服務制度。重點是推動土地流轉規範化、制度化,平等保護流轉雙方的合法權益。鼓勵各地通過發佈流轉價格指數、實物計租等方式,推動流轉費用穩定在合理水平,這樣既可以避免流轉費過低損害農民利益,又可以防止流轉費過高影響農業競爭力。
三是堅決糾正依靠行政手段強行推動土地流轉行爲。承包地是否流轉、價格怎麼確定、形式如何選擇、決定權都在農戶,農民說了算,不能下指標、定任務甚至搞強迫命令,硬把農民擠出土地。對一些地方把土地流轉作爲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優先條件,把流轉面積、流轉比例納入績效考覈或者政策獎勵,把土地流轉率作爲規劃指標或項目申報條件等不當和錯誤做法,要及時予以糾正。
“三農”發展呈現新趨勢新特徵
韓文秀表示,當前,我國“三農”發展呈現許多新趨勢新特徵,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需要系統謀劃和有效加以應對。一號文件錨定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三農”工作作出了系統部署。
一號文件在穩定“三農”工作部署總體格局基礎上,將深化農村改革貫穿全篇,總體框架可以概括爲“兩個持續、四個着力”。“兩個持續”就是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這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底線任務,必須始終守住守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四個着力”就是着力壯大縣域富民產業、着力推進鄉村建設、着力健全鄉村治理體系、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優化配置體制機制。這些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點任務,必須結合實際細化實化,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堅持久久爲功,進一步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從而激發鄉村振興的動力和活力。
一號文件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突出年度性、針對性、實效性。一號文件從黨中央關心關注的重大問題、農民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入手,既着眼當前,部署2025年“三農”工作中必須抓緊抓好的一些要事實事;也放眼長遠,着力健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長效機制。通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一定能夠實現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農業農村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沃土。比如,無人機在植保領域大規模應用,機械化、自動化耕種收穫等也在加快普及,現代生物技術、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在農業農村領域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韓文秀介紹,目前全國各類返鄉入鄉創業人員超過1200萬人。這些“新農人”“農創客”帶着技術和創新而來,帶着夢想和熱愛而來,爲鄉村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一號文件對完善鄉村人才培育和發展機制也進行了部署,重點是堅持本土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
促進農產品價格企穩回升
韓文秀介紹,2024年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達到1.413萬億斤、比上年增產了221.8億斤,歷史性邁上1.4萬億斤新臺階。糧食生產只能加強,不能放鬆。
對於促進農產品價格企穩回升的舉措,據祝衛東介紹,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二是着力促進產銷銜接。三是強化貿易與生產協調。
祝衛東表示,一號文件強調,要完善農產品貿易與生產協調機制,綜合施策推動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穩定市場供需,防止穀賤傷農、肉賤傷農,維護好農民利益。目前,有關部門正在採取一攬子措施促進肉牛、奶牛等行業紓困,下一步隨着政策持續發力,生產經營狀況會有望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