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騰訊發起開辦一所新學校, 面向人工智能時代的未來教育, 大灣區家庭太幸福了

“騰訊+教育”這個組合,讓人產生無限遐想。

本文作者:蠍子號。如果喜歡藍橡樹的文章,請記得要把我們“設爲星標”哦!

在教育界有一句流傳甚廣的話:“如果我們用過去教育來培養現在的孩子,等於剝奪了他們的未來。”在人工智能呼嘯而來的當下,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不斷上升。

麥肯錫最近的一份報告《工作新未來》中指出,到2030年,最高30%的當前工作時間,可能會被自動化取代。與此同時,社會對人才技能的需求也將發生變化。

圖說:科學技術進步對未來人才的技能要求發生着變化

教育如何與時俱進,培養學生擁有在人工智能時代遊刃有餘的各項能力,是全社會對學校提出的新要求。

近期,橡樹君前往深圳參加了一個媒體茶話會。之前有傳言騰訊將在深圳新開一所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國際化學校叫“明灣”,在這場媒體茶話會上終於現出廬山真面目!

追更建校新動態

聯想到騰訊最近幾年在科技創新、人工智能、大數據領域的高歌猛進,“騰訊+教育”這個組合,讓人產生無限遐想。

究竟這所2025年即將開學的新學校,會以怎樣的藍圖出現在挑剔的大灣區家長面前?它和騰訊又怎樣千絲萬縷的關係?是否能滿足大家對未來教育的需求?

我們來一探究竟。

從深圳前海嘉裡中心會議室遠眺正在建設中的深圳明灣學校

騰訊等三方發起

組建非營利性民辦學校

明年9月即將起航

聽到深圳要新開一所學校,我第一反應是欣喜和期待——國際化教育太需要這樣鼓舞人心的消息了!而且還背靠騰訊互聯網大廠的強大資源。

未來需要怎樣的人才?學校怎麼培養學生?科技如何賦能教育?或許當下沒有誰能比互聯網大廠更適合做教育了。

在茶話會上,我們見到了深圳明灣學校的領航者方泰德博士。這位普林斯頓大學語言文學博士,會說流利的漢語,是業內知名教育家,更是中國國際學校的老朋友了。

方泰德博士曾任香港漢基國際學校校長長達11年,在他的領導下,以“中西合璧”聞名的漢基國際學校取得卓越成就。在2022年IBDP的平均分高達40.79分,其中73%的學生獲得40及以上的分數,而且有11名IB滿分狀元。

方博士還爲漢基九年級的學生定製了爲期一年在杭州開展的學習和生活項目,這是同類學校中的首例。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解決全球問題能力的年輕人,方博士將在明灣繼續踐行自己的教育理念。

方泰德博士在媒體茶話會上分享明灣的前景

對於正在籌建的明灣學校,方泰德博士熱情高漲地告訴我們,學校由陳一丹基金會、騰訊、上海景緻三方共同發起成立的深圳明灣教育基金會舉辦,這將是一所非營利性民辦雙語學校,所有收入全部用於辦學。

陳一丹基金會是由騰訊創始人之一陳一丹先生髮起成立的慈善公益組織,推動教育、文化、扶貧等領域的公益事業,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騰訊於2013年初涉教育領域,與政府一同發起深圳明德實驗學校,這所12年一貫制的公立委託管理學校由陳一丹擔任校董會榮譽主席。明德學校以其高質量的教育、創新的教育模式和強大的師資力量受到家長和社會的認可,連續兩年被評爲全球基礎教育風向標學校TOP100。

我們密切關注學校教育的細節時,方博士重點分享了以使命爲核心驅動的學校所蘊含的深遠意義。

誠然,課程內容、師資力量、硬件設施等都是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但一所學校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卻是更爲根本和長久的存在。

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下,“承傳統之滋養,爲未來而創新”這一表述被提出作爲明灣學校的使命,顯得既貼切又具有深意。它強調了學校既要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又要勇於面對未來,不斷進行創新和探索。

方博士坦誠透露,明灣學校倡導的“善良、強身、包容、創造”的價值觀,也是他毅然決定加入其中的重要原因,這些價值觀不僅體現學校對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的重視,也彰顯了學校對於社會責任和人類文明的積極擔當。

當天,我們一行還參觀了騰訊濱海大廈。騰訊在新能源開發、智能城市、公益事業、環境保護、醫療等等於投入巨大,已經取得了很多成果。

方泰德博士介紹,“騰訊將全面開放其在技術、產業、社會價值領域的資源,支持學校在科技與教育創新融合、產業與社會實踐、可持續發展與社會價值體驗、智能化校園等方面的探索。

“明灣是一所獨立運營的國際化學校,學校將於2025年開學。面向全社會招生,並不是騰訊的子弟學校。舉辦方將通過明灣教育基金會支持學校的長期發展,共同探索前沿科技與教育的融合發展。”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與政府合作辦學的深圳明德實驗學校學子,參與騰訊的活動

從幼兒園到高中

約1800個面向全社會的學位,

九年級以上爲寄宿制

全面負責明灣運營的樑鈺鳴女士,也是國際和國際化學校領域的“老將”了。她曾作爲核心創始成員和首席運營官,在上海等地成功打造多所受家長和各界追捧的K12學校。

據樑女士介紹,學校位於深圳大鏟灣“互聯網+”未來科技城北端,規劃涵蓋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的全日制及寄宿制(高中)教育。

目前學校的主體建築已經完成建造,內部裝修和教學設備採購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中,預計於2024年底完成全部建設,進行不少於半年的晾曬和空氣治理,迎接2025年學年的開學。

2019年騰訊成功競拍大鏟灣“互聯網+”未來科技城的地塊,宣佈正式落地“企鵝島”,建設總部園區。“企鵝島”未來不僅是辦公場地,還規劃科技館、文化館、體育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將對公衆開放。

騰訊全球總部的進駐將爲周邊社區吸引大量高素質人才和家庭,而高質量的教育無疑是這裡“安居樂業”生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建成後的“企鵝島”將配備一所公辦學校和一所備受期待的民辦明灣學校。

可以預見的是,各方人才將匯聚在大鏟灣和周邊社區,他們深知高等教育和國際教育的價值,因此對自己的子女教育抱有極高的期望。深圳明灣學校正是爲這些家庭提供了優質的教育資源,滿足了他們對高品質教育的渴望。

這種共同的需求將推動教育與家庭的和諧共生,爲深圳和大灣區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深圳明灣學校校園俯瞰圖(效果圖)

大鏟灣地理位置優越、發展前景廣大、與香港隔海相望、去深圳各地交通便利。

從南山區驅車至明灣25分鐘,福田35分鐘,光明和羅湖地區45分鐘,2025年媽灣跨海通道通車後,深圳明灣學校的交通將會更上一個臺階。

筆者大膽預測,騰訊內部員工中一批優質生源或將成爲創校生,深圳本地對教育有前瞻眼光的家庭,也不會錯過這所實力新校。

掃碼報名“明灣見面會”

2024年12月7日(週六)10:00 - 11:30

深圳前海嘉裡中心T2棟 29F

共話教育未來

自然+環境+科技

校園設計折射辦學理念

深圳明灣學校的校園設計令人耳目一新。

從效果圖上看,學校以創新性的三角形教學建築爲主,形成獨特的“三葉草”佈局。

樑鈺鳴介紹說,校園以自然、科技、環境爲主題元素進行設計,爲學生體驗而設計環境,而“三葉草”巧妙地將這些細節融合到一起;串聯起教學、創新、運動和宿舍等功能區域,爲師生創造了多樣化學習交流的教育空間。

除了爲師生打造健康、友好、易用的校園;爲學生提供不限制學習形式的靈活空間,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外,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於校園建設並將和學校的教育內容結合。

舉個例子,明灣校園中使用了“海綿城市”的技術。應對深圳夏季多雨的氣候特徵,明灣校園能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

騰訊雲與深圳市合作,助力深圳海綿城市建設的總體方略,後續在學校合適的場地設置海綿城市觀測及教學點,通過小程序及智能物聯傳感器,讓學生了解到海綿城市工作原理及學校實際運行數據,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再舉一個例子,每年鳥類因撞擊樓宇而死亡的數量不計其數,明灣校園經過專業研究,將在合適的玻璃外牆貼上放鳥撞的波點貼紙,最大限度保護遷徙候鳥經過時的安全飛行。

在對校園樓宇進行「適鳥化」建設和未來學生可以參與的相關項目,讓學生對人與自然,城市與自然的關係有更深的瞭解和體會。

在明灣校園中,“可持續發展”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些都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將是踐行在校園生活和教育當中的實際項目。

建成後的深圳明灣學校,將擁有除了寬敞明亮、空間充足的教室外,學校還配備了豐富多樣的功能教室,如各類實驗室、STEM教室、舞蹈教室、音樂教室、美術室、多媒體室等。

此外,學校還設有室內多功能體育館、6x25米恆溫泳池、能容納450名觀衆的多功能劇場、圖書館,以及深圳難得一見的400米標準室外操場。結合智慧校園建設,深圳明灣學校可能是大灣區配備最爲齊全、將教育巧思與硬件設計完美結合的校園之一。

在現代化的校園內,深圳明灣學校將培養一批善良、健康、包容、和富有創造力的未來人才。

使命驅動的學校

將以學生幸福爲本

深圳明灣學校的初次亮相,創校管理團隊的背景,以及學校傳遞出的理念,可以看出這將會是一所多元的國際化學校。

方泰德博士透露,在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明灣將滿足國家課程大綱的基礎上,設置校本融合雙語課程;高中階段則會採用IBDP的課程體系。此外,明灣還將計劃推出基於學校特色的文憑課程,將充分利用明灣資源,獲得全球權威機構的認可。

由此可以推斷,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明灣會給學生打好學科基礎,夯實中國文化的底蘊;高中階段則以國際教育爲主,對接英美等主要留學國家,明灣學子將是“出得去,回得來”的類型;明灣的特色課程,更值得期待。

有騰訊、陳一丹基金會、高科技資源加持、大鏟灣的區位優勢,明灣學生接觸前沿科技的機會,估計多到讓人眼紅。在我們參觀騰訊深圳總部的過程中,方泰德博士進一步確認騰訊將爲學生搭建平臺。

多功能劇場效果圖

當天另一位明灣創校管理層,曾任杭州雲谷學校高中校長,美國頂尖寄宿學校工作經驗的Douglas Ray博士,向我們具體講述了明灣學校的辦學理念——培養學生擁有善良的底色、強身的基石、包容的視野,以及創造的目標。

Ray博士說:“我們將學生的幸福感置於非常重要的位置,學生必須感覺幸福,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學校重視學術,會結合不同評估方式,以多維度地對學生進行評估,培養學生全方位的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明灣將使用人工智能輔助教學,優化學習體驗,提升學習效率,真正實現因材施教。”

更重要的是,Ray博士強調,明灣的教育是“使命驅動”的,而非“市場驅動”。學校堅持自身的教育價值觀,忠於教育初心,尋找觀念契合的家庭加入,共同創造一個教育的未來。

結語

在深圳明灣學校的媒體茶話會上,我們收到了兩份意義非凡的禮物。

一份是薩爾曼·可汗,可汗學院創始人的新書《教育新語》,書中探討了人工智能時代對教育的挑戰和機會。人工智能將如何影響學習,重塑教育,在這本書中有了詳細的描繪。

另一份是“明灣種子紙”,上面寫着:“每顆種子在滋養中成長爲獨一無二的生命,每個孩子亦是如此,在教育的滋養下,他們綻放出獨特的光彩,照亮未來。”

我們將這份禮物帶回上海,浸溼種子紙,覆上營養土,栽種進花盆,然後靜待種子發芽……

這是一個巧妙的象徵——教育就像播種,陽光、雨露、施肥。

但更重要的是,植物生長有自己的規律,你做完了一切,還得有很多耐心,等它走過四季,自然生髮,茁壯成長。

明灣思與行——從這裡開始

【主題】

如何定義成功:

以使命爲核心驅動的學校意味着什麼?

【時間與地點】

2024年12月7日(週六)10:00 - 11:30

深圳前海嘉裡中心T2棟 29F

請掃描二維碼完成登記

期待與您共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