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取消!半個月二手房成交1.5萬套,上海樓市再鬆綁

“滬七條”落地50天后,上海樓市又迎來重磅鬆綁政策。

孫婉秋攝

11月18日,上海市住建委發佈通知,明確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相關增值稅、個稅等亦有所調整,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買房門檻進一步降低。

上海中原地產資深分析師盧文曦算了一筆賬,從房東的視角,假設其將800萬元總價購入的150平方米麪積住宅、以1000萬元的價格掛牌出售,按持有年限3年來計算,那麼按原政策,他需要繳納增值稅10萬元[(1000-800)*5%],而新政則無須繳納;個稅方面,新政前需繳納20萬元(1000*2%),而新政後只需繳納10萬元(1000*1%)。

兩相結合,相當於置業成本直接省下20萬元。

盧文曦強調,前期受政策利好推動,上海剛需項目交易活躍,眼下大戶型產品降低交易成本,利好改善需求釋放,這樣可以形成熱點接續,“所有利好全部兌現後,買家出手速度或會加快,二手房市場這股交易熱情有望延續到年底”。

01

繼續鬆綁

此次新政主要涉及個人所得稅、增值稅及契稅。具體來看:

個人所得稅方面,新政明確,對個人轉讓住房未提供完整、準確的房屋原值憑證,不能正確計算房屋原值和應納稅額的,根據相關規定實行個人所得稅覈定徵稅,以轉讓收入的1%覈定應納個人所得稅額。按規定,上海市取消了個人轉讓非普通住房以轉讓收入的2%覈定應納個人所得稅額的規定。其他個人所得稅方面的政策未作調整。

關於個人出售住房增值稅,即個人將購買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徵增值稅。個人將購買不足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按照5%的徵收率全額繳納增值稅。

個人購買住房契稅方面,上海市適用與全國統一的個人購房契稅優惠政策。對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員範圍包括購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面積爲14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徵收契稅;面積爲14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1.5%的稅率徵收契稅。對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住房,面積爲14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徵收契稅;面積爲14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2%的稅率徵收契稅。

在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看來,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於上海樓市而言是較大利好,因爲上海已經是絕對的存量市場,二手房交易佔主導,今年以來二手房與新房的成交套數比例接近4∶1,“非普標準取消後,滿2年144平方米以上二手房交易的增值稅爲0,今年上海144平方米以上的房子佔全市二手房中成交金額佔比17%。”

他指出,目前上海二手房均價52000元/平米,非普住宅總價底線在750萬元左右,因此這部分房源滿兩年免徵增值稅的力度較大,能夠有效激活二手房市場的活躍度。且上海是一二手聯動比較明顯的城市,這也可帶動新房市場的成交。

盧文曦也表示,普宅和非普宅差異弱化利好大戶型房源,降低房東銷售成本,買賣雙方在價格談判上有很大的迴旋餘地,交易促成的概率變大,爲成交保持相對高位繼續發揮支持力量。

左宇 攝

02

市場企穩

一個共識是,此次新政可以承接“滬七條”所帶來的熱度,市場積極情緒得到延續。

今年9月末,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市財政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從“住房限購調整”“優化住房信貸”“調整住房稅收”等方面對樓市進行鬆綁。

主要包括:

縮短非上海戶籍居民購買外環外住房所需繳納社保或個稅年限至1年;

對持《上海市居住證》且積分達到標準分值、在上海市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滿3年及以上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購買住房套數方面享受滬籍居民家庭的購房待遇;

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爲“不低於15%”……

多條舉措之下,樓市熱情隨即被點燃。

第三方諮詢機構克而瑞數據顯示,2024年10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面積約196.12萬平方米,同比上漲66%,環比上升52%。另據上海中原地產數據,當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64.3萬平方米,環比增加39.8%,同比增加14.4%。

宋紅衛直言,進入11月後,二手房市場熱度仍在持續,“1—17號的二手房成交量達到15076套,其中5天成交量破千”。

一名房產經紀人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最近一個多月來,上海房地產市場的成交量在向上走,價格方面,由於之前下跌幅度較大,當前尚未看到明顯回升,但是已經有止跌跡象,供需關係正在趨於平衡。

其表示,當前自己所在的門店每月業績大概在100多萬元,比此前提高了10%左右。

吳典攝

經紀人王磊(化名)也表達了相似的看法。王磊的主要業務範圍在普陀區武寧板塊,他說“滬七條”之後,市場成交量一直在上升,價格略微止跌回穩。在他看來,這已經是很好的現象,雖然當前掛牌總量依然較多,“其實不論價格漲跌,只要有量,我們的日子就會好過一些”。

談到最近的市場變化,王磊說“滬七條”後,外地客戶明顯變多,許多此前沒有購房資格的購房者受益於政策鬆綁,開始提前入市;另一點是如今老破小不再吃香,購房者觀念發生轉變,預算低的客戶甚至會更願意選擇郊區的新房,“郊區新房供應充足,商業、地鐵等設施也都在完善,90年之前的老公房沒什麼人買了”。

11月過半,王磊已經簽了兩單,相比上半年已經非常好,他說“滬七條”政策前三四個月才能開一單,此次政策加碼讓他後市的看法積極了很多。

在王磊看來,後續樓市熱度肯定會下降一些,但是明年肯定會比今年好,“不會再像今年上半年這麼差的”。

記者吳典

編輯孫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