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中午大氣濕度低到只有百分之八
這幾天中午日照強烈,相對溼度甚至只有百分之八,極端乾燥的環境其實對人居並不友善。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春分」節氣剛過,過去的經驗春分一路到清明多雨,大環境偏潮溼,雖然對種豆等作物都是有利環境,但對人居則相對不舒適;今年春天大反轉,春分之前極度潮溼,高山甚至大雪連連;春分之後意外的轉幹出大太陽,這幾天中午日照最猛的時刻,相對溼度甚至只有百分之八,極端乾燥的環境其實對人居並不友善,甚至造成意外發生。
這幾天連續傳來山難的不幸消息,至少已有四名山友在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罹難;原因大致相同;連日出大太陽讓高山地區前幾天降下超過三十公分積雪逐漸消融,表層結冰,冰層下是雪泥,不幸罹難的山友在山區摔倒、墜落山谷後,立即遭雪泥覆蓋,瞬間即失溫,失去生命跡象;救難人員費盡力氣搜到罹難者,都早已凍的僵硬,死亡多時。
對山友,山的呼喚無可抗拒;臺灣的登山風氣不斷升高,山友的登山知識也有一定境界,但每年仍有爲數不少的不幸山難發生;現下臺灣的山難搜救由地方政府消防單位主責,如果發生在國家公園轄區,國家公園管理處也需出動人力,常態人力派出經常是遭困山友的數十倍之多,這多少是國家、全民資源的耗用。
避免山難發生,加強搜救能力應屬末端,山友出發前的準備更是應加強的關鍵。例如氣象知識,這幾天連續山難其實可以預防,春分多雨是常識,春分之後等溫線逐漸北移,意味溫度逐漸轉暖,如果套進先前降雪、降雨的資訊,進而加入融雪、結冰等的動態資訊,山友擬定攀爬路徑時列入參考,應該有較多的自保措施。
不是隻有登山等戶外活動應注意環境變數,平地、室內也應注意環境變化,這幾天中午日正當中時的空氣溼度竟然只有百分之八,相較於對人生存合宜的百分之五十上下溼度,可以說乾燥過了頭,不僅皮膚乾燥,甚且鼻屎乾燥且帶血絲;這時應注意保溼,體表擦上保溼乳霜,減少空氣太過乾燥的不適感。農業影響也然,適度多澆水保護農作物。氣象單位應主動提醒,不是發佈監測數據就了事。